第64章
太后知道自己的外甥在京中过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如今却被亲爹靖国公下放到郡县,甚是心疼。
“昀儿,”太后叹息的声音犹在耳畔,“你爹那个倔脾气,非要你去历练。若是受了委屈,只管递牌子进宫,哀家给你主持公道。”
“公子?”陆七小心翼翼地呼唤一声将他拉回现实。
谢昀收回思绪:“明日带刘大人去磨盘山。若是没有问题,即刻让县衙颁发招募公告,开始修建水渠。”
第二日一早,陆七便安排人带着刘大人带着图纸去实地走一圈。
谢昀则一大早来到县衙。
“王县令,”谢昀折扇轻点案几,“招募公告着重说明三点。”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其一,着重招募那些受灾严重的村落壮丁;其二,工钱日结,可选择领银钱或者粟米;其三,老弱妇孺若是愿意,可报名登记在册,做一些缝补和炊事之类的轻活,按半价给付。”
王县令笔尖一蹲,心道,历来徭役,哪管什么老弱妇孺?
他偷偷打量了一眼这位昭京来的贵公子,看着不入凡尘的模样,没想到说起农事竟头头是道。
“怎么?”谢昀挑眉。
王富旺对上谢昀的视线,吓得一个激灵,忙蘸墨:“下官这就写!”
告示写完之后县令安排下发到各乡里。
县衙的告示刚贴到向阳村村口的槐树上,就被围观的村民挤得水泄不通。
识字的老童生摇头晃脑地念着,每念一句就引起一阵骚动。
“。。。老弱妇孺亦可应募轻活,工钱日结。。。”
“当真?!”王寡妇手里的洗衣棒“咚“地掉进溪里,溅起一片水花。
她胡乱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挤到最前面,“这位先生,妇人真能领工钱?”
老童生捋着胡须点头:“白纸黑字写着呢!缝补炊事,每日给两升粟米!”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李家媳妇拽着自家婆婆就往家跑:“娘!快把针线筐找出来咱也去报名!”
王大牛蹦得老高:“我娘烙饼最拿手,定能选上!”
不到半日,县衙前的空地就挤满了报名的人。
粗布麻衣的农妇们难得挺直了腰板,把平日里舍不得戴的木簪都插上了发髻。
“肃静!”王县令擦着汗一脸怒气,“怎么一个个都跑这里来排队登记了?!不许——哎哟!”
不知谁家带来的小子调皮,在人群中窜来跑去,一下撞到了王富旺,要不是他身形肥胖,怕是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一名小吏附耳小声说道:“大人,告示上没有说明报名方式,大家就直接来县衙了。”
王富旺涨得满脸通红,挥着肥胖的手:“告诉他们,都去各乡里正、保甲长登记筛选,然后再把名册交到县里复核!”
说完,他赶紧往衙役护着自己回了县衙躲清闲。
众人只得返回各自村里找里正报名登记。
与此同时,磨盘山脚的密林中,传来几声夜枭的叫声。
二十名从昭京而来的玄甲影卫借着夜色的掩护,穿行密林间,悄无声息。
“三班轮换,子时交更。”凌风左手按刀,神情肃然地说道。
瞬间,侍卫们无声散开,融入了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