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养出来的羊,尤其是偏远山村,很难卖出去,只能是自己宰杀用来吃。
现在可没那么多馆子,更多的是各种食堂,还不允许私营。
真正养黄羊能赚钱,得在九零年代左右开始,养殖户才渐渐多了起来。
这也是在八一年下半年灾害过后,开始鼓励实行分田到户的时候,陈安还能分到十来只羊的原因,当然,也看在他一家人遭灾,他自己也残废了的份上,有照顾的成分。
生产队上这帮羊,陈安好歹也放过几年,上辈子养过,这辈子,等到分田到户的时候,他也打算选着好的,多接手几只。
他有信心养好,主要考虑积肥的事情,而且,到了后世,那也是地理标志产品。
最主要的是,搞种植,在肥料这一块,羊粪是极好的东西,有着大用。
太多依赖工业化肥,一时的高产量,换来的结果却是越来越贫瘠,越来越板结的土地和越来越大量的使用化肥。
但坚持用农家肥,一时间效益或许不那么好,但土地却是越来越肥沃,庄稼越来越好,种出品质也要好得多。
这一点,陈安是非常清楚的。
别的不说,后世种的那些作物,就有很多,吃不出现如今的香甜。
他不指望自家到时候分到的那几亩地有多高的产量,却也希望吃到的粮食能好些,毕竟,指望那些山地种粮食赚钱,就不太现实,满足自家使用算是不错了。
第83章脑壳有问题
简单吃过中午饭后,陈安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去楼上取了两块熏过的熊腿肉,也不多,就五六斤的样子,到堂屋里的时候,又顺便拿了用包谷壳包着放在火塘边的板壁上挂着干燥的黑娃子膝盖骨装兜里。
陈安出了屋子,准备去杨连德家里。
在柿子树下争抢着撕扯野猪皮的招财、进宝见陈安顺坡路往下走,立刻跟上来,在前面小跑着。
进入大村子,陈安熟门熟路地走到杨连德家门口,抬手敲了下门,喊道:“伯伯…”
大门很快被杨连德拉开,作为队长,他家里的条件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摒弃了铁鼎罐的人家,有专门的灶房做饭菜,火塘就只是用来烤火。
杨连德拉开门,见是陈安,又看了看他手里提着的两块熊腿肉,咧嘴笑了笑:“安娃子,快进来,到火边坐…”
陈安见他屋里没什么人,他家堂客喜欢串门,平日没什么事,喜欢东家串到西家,也是个特能说的人。
“前些日子出师,师傅领我去打了个黑娃子,昨天肉熏出来了,送点来给你尝尝。”
“你娃儿厉害,藏得深哦,打了黑娃子,不声不响过了那么多天,要不是昨天晚上听你哥说,还一个都不晓得…那我就不客气喽!”
杨连德是真不客气,接过陈安递来的两块熊腿肉,翻着看了看,然后随手放在一旁的桌上。
“就不要说了,打個黑娃子,差点把命都折了,也是碰运气!”
陈安讪笑一声,又从口袋里掏出两块膝盖骨递了过去:“还有个东西要送你!”
杨连德接过去打开来看了一眼:“这是黑娃子的磕膝头(膝盖)上的那两块骨头,这可是好东西哟!”
“只是两块骨头用来泡酒,能治疗风湿,平时喝点,对身体好!”
这两块骨头,收购站并没有收,只是山里人用来泡酒,当虎骨使用,用来治疗风湿,故有小虎骨之称。
但其实也不算非常值钱,花上两块钱,就能在一些有存货的撵山人手里买到。
如果关系好,直接开口要也能要到。
只是黑娃子不容易打到,也没有多少人敢打,显得有些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