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小子会好奇,所以我提前都帮你问好了,上面之所以派人过来,其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帮你站台,打消那些质疑你的声音,第二是为了给你带任务,不管你是什么出身,既然当了这新官,那总要做点什么成绩出来吧?”
张元林听后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点头说道:
“我知道了,谢谢大领导的关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怕了。”
大领导挑了挑眉头,说道:
“元林啊,组织上给了你天大的面子,相对的也给了你极大的压力,你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不妨直接说出来,现场的各单位领导和我的关系都还不错,可以趁这个机会提前帮你打点一下。”
这可不是吹牛,大领导毕竟是他们以前的上司,还是其中某些人的老师,有大领导开口,今后张元林有什么想做的都可以事半功倍。
但张元林摇了摇头,说道:
“大领导,实不相瞒,当初您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来接手轧钢厂,我之所以不肯答应,一方面是因为沉迷于个人技术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真的没有信心把轧钢厂管理好。”
“但我能感觉到您对我有很大的期望,虽然不知道您为何会这么想,不过后来我思考了很久,想着换我来领导轧钢厂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大家。”
“所以,我今天敢站在这里,是因为心里已经有了相应的打算,就算没人来给我施加压力,我也一定会想办法对轧钢厂的现状进行改革的!”
感受到了张元林的自信,大领导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个状态,仔细想来,真是太久没有见到这样的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大领导对张元林的印象还停留在早些年通过各种超乎常人的思想和手段,去办成一件又一件大事儿的时候。
但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张元林突然就沉寂了下来,一心只想着提升个人技术,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也不愿意参与。
而现在,那个脑袋灵光,总是在不经意间一鸣惊人的张元林回来了!
很快到了吃饭的时候,张元林作为新上任的轧钢厂一把手,在包间对着一众领导发表了自己的讲话,同时也承诺对对大领导的现有制度进行改革。
虽然有点立军令状的感觉,但张元林毫不担心,他有着充分的自信完成自己的计划。
和大领导说的一样,组织上派来的领导在张元林讲话结束后起身帮着站台撑腰,让某些对张元林能力表示怀疑的人不得不闭上嘴巴。
其次就是对张元林管理轧钢厂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要求,张元林仔细听过后发现了什么,表面上看起来是例行施压,要求张元林做出成绩,但隐隐约约能嗅到一丝时代变革的味道。
让张元林期待许久的改开时代,越来越近了!
在张元林顺利接任轧钢厂一把手后,秦淮茹也在小半年后当上了纺织厂的一把手。
相比较轧钢厂的情况,纺织厂要好上不少,但内部仍旧因为各种问题变得千疮百孔,同样需要一场声势浩大且颇有成效的改革。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张元林准备利用自己超前的思想对轧钢厂进行改革,一旦成功就可以立马复制并运用到纺织厂。
反正是夫妻关系,老公的东西给老婆用无可厚非,可如果是外人想用,那就得问问张元林答不答应了。
另一边,在李怀德下台后,整个大院最愁眉苦脸的无疑是许大茂家。
张元林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马把那些因为得罪了之前的领导,被迫降职离开车间的那些有评级的工人召集回来。
既然要改革促生产,那么工人的团结一心就是最关键的,而且张元林一上台就把工人重新安排在本就属于他们的岗位上,可以极大程度的收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