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夹起一片炒得微卷的肉片放进嘴里,舌头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豆瓣酱和其他调料的浓郁滋味,瘦肉紧实,肥肉多汁。
她又尝了一口回锅肉里的配菜,青蒜苗炒得有点老,但品质不错,香气清新,很巧妙中和了肉的油腻。
总体来说,这道菜在宋新苒看来勉强能合格,大概就是比玻璃厂食堂的好一丢吧。
最大的问题是肉炒的不行,真正好的回锅肉应该是每一片炒成“灯盏窝”形状,吃起来肥而不腻,随着咀嚼,肉香四溢。
这对刀工有一定要求,要切得不薄不厚,片片均匀,炒起来才会片片微卷,但饭馆里的肉片粗厚不一,导致口感欠缺,肉片要么过老要么略肥腻。
黄芸一边吃一边说:“还吃得惯吗,这家饭馆做的味道是镇上数一数二的。”
宋新苒不好说实话,便说:“还可以。”
黄芸感叹:“我家炒的回锅肉就炒不出这种味道,开饭店的都有两把刷子。”
宋新苒想了想:“芸姐,等我搬过来了我也炒次回锅肉,到时你来尝尝。”
黄芸来了兴致,她也是个爱吃的:“听你这样说,你是很会弄菜了。”
宋新苒谦虚:“也就能吃,加上自己比较喜欢,所以经常琢磨。不瞒你说芸姐,我来镇上租房就是准备摆摊卖一些吃食呢。”
“卖吃食不错,成本低,只要味道不错,就能赚钱。”黄芸肯定道。
宋新苒给黄芸倒了杯水:“其实我原来还有些担心呢,我原来在镇上玻璃厂上班,看见外面摆摊卖东西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怕是挣不了钱没人干。”
黄芸:“你肯定没来对时间来对地方,就比如那个学校门口,每天放学时间外面摆摊的人多的是!”
黄芸凑近了过去,压低声音说:“赚钱的人肯定有,不过大家都不肯说,你没买过那些东西不知道,价格还不便宜,那些学生就爱买来吃。”
宋新苒笑盈盈道:“芸姐,真是谢谢你,我虽然已经准备卖吃食了,但心里总七上八下的,听了你的话,总算安心一点了。”
宋新苒来过镇上几次,都没等到学生放学的时间点就回去了,自然不知道有多热闹,平时看其他地方摆摊的人的确不多,而且卖的都是一些米花糖,饼干之类的东西。
黄芸顿了顿,声音更低:“学校那边生意好,能赚钱,那些小摊小贩全联结成了一块,很排挤外人。不过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作数,你别怕。”
宋新苒笑了,她觉得什么都没穷可怕。
吃了饭后,黄芸带宋新苒在镇上转了一圈,跟她说哪些地方平时摆摊的人多,但这会半下午,大家都没出摊。
“等你来了镇上就知道了。”每次结尾黄芸都会说这句话。
宋新苒也听得热血沸腾干劲满满,好像有一种遍地是黄金的感觉,让她恨不得现在就去捡。
下午点,宋新苒去银行取了五百块,和万梅签了租房合同,交了480,万梅把钥匙给她便离开了。
宋新苒坐在客厅的凉椅上,午后微风从半敞开的窗户中钻了进来,凉爽清新。
她目光扫过方正的木桌,配套的四把凳子,干净平整的地面,雪白的天花板,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微笑,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她和宋余的家了。
她站起身,去看过房间,卫生间和厨房,想起宋余说的洗澡时有点怕猪,小崽说这句话的时候肩膀还应景地抖了抖,眼睛睁得大大的,可怜又可爱。
以后在卫生间里放一个澡盆,再买两只泡澡鸭,宋余应该就不会害怕了吧。
宋新苒已经迫不及待想把小崽接来这里了,他会喜欢这样的新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