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男人又跑出来了,手里提着一篮子瓜果糕点。
倒不是他们回门提的篮子,是家里普通的篮子,放了不少吃食。
口风一下子都变了:“哎哟,好有心啊!”
白锦家前院很宽,没设围栏,有树有桌,石凳木凳长椅,更有秋千。
桌面上本就摆了不少瓜果零嘴,他们都是适龄的姑娘哥儿,不少人上门提亲,过中秋,手头也宽裕些,买点东西吃,不在话下。
但他们拿来的那点小零嘴,自然比不上沈东遇在糕点铺子买的。
纸封一拆开,一股糕点香味儿扑鼻而来,绿豆糕红豆糕桂花糕,各种各样。
还有最常见的发糕。
就连这最常见的发糕,人家外头铺子做的就是比家里的好吃一些。
那些细腻的绿豆糕就更不必说了。
吃一口细细糯糯的。
绿豆糕应该不是他们本地的糕点,而是别的地方传过来的。
他们本地糕点大多是马蹄糕萝卜酥钵仔糕这一类。
好吃也好吃,但没有这么细腻。
他们水磨糯米做出来的糍粑,口感也细腻,但感觉就是没有这般细腻。
大家小口小口的吃,都舍不得吃大口。
苏月光坐在秋千上,沈东遇拆了包装,拿了两块,一块夫郎一块自己,站在秋天旁边给苏月光轻轻地摇。
看苏月光玩得开心,压低声音道:“喜欢秋千呀?”
苏月光看一眼男人,手往上,悄悄地压了压他放在旁边的手指,同样小声道:“你要给我做呀?”
其他人也不多说话,就看着他们偷笑,时不时的耳语几句。
有一些还不急着谈婚论嫁的,看到了此情此景,都恨不得立刻来个俊俏夫君才好。
手上香香糯糯的糕点都不甜了。
那男人高大挺拔,五官白净立体,眼睛一直都落在月光身上,嘴角一直含着笑。
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不会乱插嘴。
真是太体贴入微了。
苏月光玩腻了秋千,过这边长凳坐着,他又闷声不吭坐在旁边,低头给苏月光剥石榴籽。
又大又红的石榴被他一只大手握在掌心,慢慢剥开,露出里面嫣红的籽粒。
帮剥石榴贴心,他的手却更是赏心悦目。
又白又长,也不失宽厚,青筋安静潜伏,在他用力的时候会暴突而起,似游龙,好看得不行。
话也不多,眼睛也不会乱瞟。
他不在的时候,大家还敢开开苏月光的玩笑。
他真来到这里了,大家只会偷偷的嘿嘿笑。
太俊了。
很少能看到这么俊的汉子,没有一个敢直视他的目光。
当然他也不会看谁。
平时若兰她溪哥就时不时给若兰送果子,大家都还没觉得有什么。
这会看得一个个心花怒放,你捶捶我,我捶捶你。
不知谁说了一句:“把你的溪哥哥,你的三郎哥一块叫来,咱们烤个肉吃吧!”
别的肉可能不多,但这中秋时分,田螺河蚌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