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片沉默。
“直到有一天,他打电话回来,说他想我了。那一刻,我知道,我做的,已经够了。”
春棠看着她,眼眶湿润。她忽然明白,母亲的爱,从来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去描述,它藏在每一个清晨的早餐里,藏在每一次深夜的守候中,藏在每一次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瞬间。
**一百四十六**
分享会结束后,春棠和李然回到档案室,整理当天的录音和笔记。
“你有没有注意到?”李然一边整理一边说,“这些母亲们,几乎都不曾真正表达过自己的情感。她们总是把爱藏在行动里。”
春棠点头:“是啊。她们习惯了沉默,习惯了付出,习惯了把所有的情绪都压在心底。”
她翻开笔记本,写下一段话:
“母亲的声音,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她们不说,不代表她们不爱。她们沉默,是因为她们知道,爱,不需要言语。”
她合上笔记本,轻声说:“也许,我们应该出一本关于母亲的书。”
李然看着她,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已经记录了工人的声音、老人的声音,现在,是时候记录母亲的声音了。”
春棠点点头:“这本书,就叫《无声的爱》吧。”
**一百四十七**
《无声的爱》的筹备工作很快展开。春棠和李然开始收集更多母亲的口述记录,他们联系了几位曾经在讲堂上分享过故事的母亲,也主动拜访了一些愿意讲述的女性。
沈明辉和张明远再次加入编辑团队,他们负责设计封面和排版。林婉清也从国外寄来了一些关于海外华人母亲的口述资料。
“我采访了几位在异国他乡抚养孩子的母亲。”她在信中写道,“她们的故事,也许和我们这里的故事不同,但情感是一样的。”
春棠读着她的信,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知道,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她最初的设想。
**一百四十八**
春天过去,夏天到来。
《无声的爱》的书稿终于完成。他们为它设计了一个温暖的封面:一位母亲抱着孩子,阳光洒在她们身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内页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母亲们的少女时代,到她们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再到她们的老去。每一章,都是一段关于爱与牺牲的旅程。
春棠在扉页上写下一段话:
“献给所有不曾说出口的爱。你们的沉默,是最深沉的温柔。”
**一百四十九**
书出版后,反响依旧热烈。许多读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母亲故事,也有人写下读后感:
“我一直以为母亲不爱我,因为她从不夸奖我。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她的爱,藏在每一个为我做的决定里。”
“我母亲已经去世了,但我在这本书里,听到了她的声音。”
春棠读着这些留言,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她们不只是在记录历史,而是在唤醒那些被遗忘的情感。
**一百五十**
讲堂依旧在继续,书籍也在不断加印。越来越多的母亲愿意站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