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他阿姐,现在已经是水埠公社的书记了,离婚前的那些年,也是受了很多苦的。
他就想让他的孩子像阿锦,无忧无虑,福气绵长。
许明月不可置否的挑挑眉:“这事你跟阿锦商量,记得给红包。”
许凤发用力的点头,笑的牙花子都出来了。
当地人都是请村里最胖的小孩当滚床童子,寓意想要早生贵子,孩子白白胖胖,健健康康,像许凤发这样想让阿锦来当滚床童子的,应该是绝无仅有了。
许明月又问他:“老太太想跟你换房间,让你和春香住到她和小莲房间去,你是怎么想的?”
许凤发一愣,这事他还真没想过。
他觉得他现在的房间就挺好的,有个温暖的大炕,有明亮的窗户,还有一个只属于他的柜子,柜子里有阿姐送他的崭新的棉花被,两床花布床单被套。
他敢说,整个大队,除了他大哥和他小阿姐外,村里不会有人比他拥有的更多了!
那是独属于他的小窝,独属于他的世界,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他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全。
他不好意思地说:“这事我和春香说过,当初阿姐给我们建房子的时候,就把房间分好了,右边屋是大哥的,左边屋是阿妈和小阿姐的,我的屋在堂屋后面。”
他那时候只有十二岁,是全家最小的,能有个屋就很不错了,现在大队里,还有兄弟好几个挤一个屋,挤一张床的呢,他十二岁就自己有了单独的屋子,不知道被村里多少小伙伴羡慕。
一直到现在,和他同龄的小伙伴很多结婚都没房间,只能在柴房边上重新搭个小土屋暂时住着。
这是这时代的常态。
而他和春香两人有个单独的温暖的屋子,已经超过了大队里的大多数青年了。
至于为什么大哥的房间那么大,他的房间那么小。
别说是大哥抚养了他们长大,就算没有大哥抚养他们之恩,大哥也是家里长子,哪家不是长子住正屋?
虽不成文,却是当地人人人都遵守的规矩。
许凤发自然也是如此。
许明月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你和春香商量好,你们自己没意见就行,对了,这次我去省城,又带了一些搪瓷盆和新毛巾回来,回头我拿给你,正好你拿去结婚用,送给春香当聘礼。”
当初她给家里发搪瓷盆,老太太和小莲是女人,日常洗漱必须要有单独的盆,她当时送了小莲两个,老太太一个,许凤台结婚,送了许凤台两个,这两个盆是给赵红莲用的,后来赵红莲生产,每一个孩子出生,她都送了单独的盆和毛巾,还有一些孩子的小衣服。
现在轮到许凤发了,许明月自然也不会吝啬。
她车里这些年刷新出来很多,虽然去省城卖了一些,可还有不少,这次从省城回来,直接带了一摞。
许凤发洗脸用的是许凤台的洗脸盆,农村没有那么讲究,通常都是一个洗脸盆全家共用,洗脚用的也是许凤台的,还是两人从小用到大的木盆。
许明月早就跟他说过,等他结婚生子,也送给他搪瓷盆,此时得到许明月的承诺,也不拒绝,而是不好意思的喜滋滋道:“谢谢阿姊!”
当地方言中,‘阿姐’的发音便是‘阿姊’。
许明月笑着看他:“今后和春香有什么事都有商有量的商量着来,有什么事不要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今后就不是你一个人了,你们是夫妻,是一个整体。”
原本还笑的没心没肺的许凤发听到许明月这话,不知为何,突然心里不是滋味了起来,说:“阿姐,我知道的。”他嘻嘻笑着,“我还有阿妈、大哥大嫂、大阿姊、小阿姊,不是一个人!”
在他心里,他一直都和整个家在一起是个完整的家,许凤台于他来说,就像是父亲一样。
第302章 第302章确定了结婚的事,许家……
确定了结婚的事,许家就要请媒人上门,即使是特殊年代,出于对闫春香的尊重,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媒人请的是江副县长的妻子,现在临河大队的妇女主任夏云芝。
夏云芝四十多岁,不知道是不是早年独自一人在家操持的缘故,面容看着比江副县长老上很多,此刻却笑容满面,带着许家给的聘礼,来到临河小学的女生宿舍,商定婚期。
婚期闫春香和许凤发私下已经商定,此时过来不过是走流程而已。
闫春香的父母不在这里,老校长便暂代了闫春香的长辈,接待夏云芝。
许家给的聘礼不多,一床用红色花团锦簇花纹的被套套好的棉花被,两个搪瓷盆、两条毛巾、两条枕巾、一个热水壶,一双黑皮鞋。
宿舍里和闫春香关系最好的叶甜,看着许家送来的聘礼,爱不释手的摸着,对闫春香说:“春香,看来你没选错,许家是厚道人家。”
不然不会送这么多聘礼,这些聘礼虽说会带回去,但既然是聘礼,以后这些就是闫春香和许凤发夫妻俩的东西,不是全家人共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