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妙音傲娇地哼了声,撒娇般靠在甄氏肩头:“女儿才不屑这么做,祖父在朝中颇有声望,不愁周家小姐不退步,可这样,不就变得和她一样?”
口头虽是如此说,殷妙音却是有些心虚的,她才不会同母亲说,一开始她见周百合屡屡发难,没有打算点到为止,她便打算搬出祖父来。
只是没料到,紧要关头,如意阁的东家会站出来帮她说话。
她有祖父撑腰,自然是不畏惧周百合的,难得柳随风商人身份,敢与权贵对峙。
第18章小姐对夫人您是愈发孝顺
柳随风出头为她说的话固然有理,只是世间少有人在权贵面前敢据理力争。
“娘的乖女儿品行端正,自是不会仗势欺人的,还有,待会你父亲回来或许会问你今日做了些什么,你且先回住处去,别让你父亲知道你今日曾外出。”
甄氏怜惜地摸了摸女儿的脸,将女儿养这么大,甄氏怎么疼爱都觉得不够。
“母亲说的是,女儿这就回去,等晚些用过晚饭再来看母亲。”殷妙音知道母亲精神不好容易累乏,说了一会话就乖乖起身告辞。
等殷妙音离开,嬷嬷就扶着甄氏躺下,笑道:“小姐对夫人您是愈发孝顺。”
“这孩子,那头面少说也要将近百两银子,她的私房钱是不少,但这么买也太大手大脚,不过呀,我要是不收下,她回头要不高兴。”甄氏说起女儿来,眼尾就不自觉染上笑意。
与嬷嬷说笑了一会,甄氏莫名想起女儿方才说过柳东家与婆婆年轻时有几分相似的画。
她嫁到相府这些年,婆婆一直在为早年走丢的女儿伤神,这些年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寻找,奈何没有消息。
甄氏看向女儿方才坐过的地方,很能理解婆婆挂念女儿的一片苦心。倘若小姑子没有走丢,一直金尊玉贵养在府里,而今也早到成婚的年纪,孩子应当也有了。
殷妙音说柳东家与她就差了两三岁,走丢的小姑子若得平安长大,与人成亲生子,那儿子应当就和自家女儿说的柳东家那般年纪,可惜。
“夫人在想什么?”嬷嬷见甄氏若有所思,以为她又在想什么伤神的事情。
甄氏轻摇了摇头:“没什么,我有些乏累,先歇息片刻,等老爷回来就叫醒我。”
妇人精神不济,躺下不多时就睡了过去,嬷嬷遣退屋里的下人,让她们都到屋外候着。
定北侯府这头,柳明月与花生悄悄从角门进来,然后快步回到住处,甫一进院子,就观察周遭,见婆子侍女都在耳房那边用饭,侯府风平浪静,可见她出府一事无人知晓,才放心。
“夫人,您回来了!方才厨房那边送了饭菜来,这会还热着呢,您快坐下吃些。”
桂花在屋内守着,忽听见里间窗口传来动响,不安地进内室查看,看见是主子翻窗进来,赶忙过去帮手扶了一把,待主子与花生一前一后翻窗进屋后立即把窗户关上。
“嗯,我这里不用伺候,你与花生也去用饭吧。”柳明月换下身上的衣裳,有些疲倦。
京中的铺子她一人打理,加之需要刻意隐藏身份,自是比寻常情况更累。
两个丫头伺候柳明月日久,也知她的心性,没有多说什么,安静地退了下去。
柳明月卸去脸上的人皮面具,在桌案前坐下,看了眼桌上还冒着热气的饭菜,尽管没什么胃口,但还是端起碗认真用饭。
三日后就是回门的日子,这几日她不仅要好生休息,用饭也不能少。不止是为了看起来不落脸面,还有些事,她需要借回门的机会去做。
第19章覃卓燕搬去书房住
柳明月尤记得前世周百合在自己死前说的那番话,能证明她母亲身份的那块玉佩,后来被赵姨娘所得,最终赵姨娘顶替她母亲的身份认祖归宗,过得好不恣意。
“嘶!”心腔倏然钻出一丝撕心裂肺的痛意,疼得柳明月皱紧眉头,手里的碗筷摔在桌上,发出一阵凌乱的动响。
在外间用饭的花生与桂花听见里头的动静,忙放下碗筷赶来,就见主子手扶着桌沿面色苍白,五官皱成一团,米饭被打翻在桌上,两人见状都惊呼出声。
“夫人!您这是怎么了!奴婢去给您叫大夫来!”花生说着就往外跑,却被拽出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