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柱死后,那对夫妻的做法可谓是让整个红林村的人都生气,所以她没去看望瘫痪的公婆,别人也没说什么,办两个人的葬礼她也只是出该出的部分,多一个铜板都可能。
那两兄弟在父母死后把两口子住的地方翻了底朝天,也没找到他们藏起来的银子,可以说是一个铜板都没有,两兄弟就觉得是妹妹姐姐拿的,为了这事三兄妹大吵一架,一个怀疑一个拿的。
原本关系很好的三人就这样闹翻了,大柱跟二柱住的院子中间也起了围墙什么的,都在怀疑是彼此拿的银子。
麦子就看到他们三个吵架时没去劝架,当热闹看,后面两兄弟三天两头的吵架,她也只是当热闹看,也不让两个便宜儿子去靠近。
而小姑子吴宝珠,本来就跟二柱不亲近,更不喜欢原主这个嫂子,二柱死了都没来参加葬礼的人,她跟那两兄弟闹翻了才不会来跟她套近乎。
吴宝珠嫁的是镇上开杂货铺家的独生子,日子过得好,而她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姑娘能嫁给家里开铺子的,还是她讨厌的二柱的关系才有的这门亲事。
可惜得了这婚事,还是翻脸不认人的人,而她嫁过去三年抱俩的生儿子,公婆丈夫自然是对她非常满意,她的日子也好过,都没有别人苦恼的婆媳关系。
她每次回娘家就各种显摆,挂在嘴边的就是乡下人不了乡下人,还每次回来要找原主的不是,不过原主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人。
只会你说她一句,她还十句的人,吴宝珠每次都完败,还次次来挑选,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犯贱的厉害。
麦子不紧不慢的也只是用一个月时间就做好了一副刺绣,后面两个月她了新的作品,还好买的刺绣用的线很多够用了,陈夫人给的布料多,她刺绣完也确实剩下很多,她就都用来做绣品了。
三个月时间到,她又坐着娘家的螺车去县城,这次不用送货,就是去送一些小件,是她大哥送她去的。
她去交了绣品,拿了报酬就买了几批布还有棉花,现在天冷了,而两个儿子的棉衣她发现短了半截,原主的棉衣也是穿了好几年的,她这次还准备给父母做一身棉衣,就多买一些。
红林村是属于盛国东南方向的通州府广源县双林镇,
冬天还有暖冬跟寒冬的区别,今年倒是一个暖冬,可是暖冬也没有暖到哪里去,冬天也是需要穿棉衣的,寒冬穿多一些罢了。
又接了一个单子,要求刺绣的是山水画,长有三米高一米五,这是需要刺绣府城更久的时间,好在客户对时间没有要求,什么时候完成都可以,不过不能超过三年时间。
山水画也能给麦子,回家边看边刺绣的,不过这一幅画是名家画作,要小心保存。
“董掌柜,这个单子应该不是我们广源县的吧?”
“自然不是广源县的,是府城那边铺子接的单子,那边的绣娘嫌弃要绣的时间太久就没打算接,我不是前几天去府城嘛!就给你接过来了,怎么样?这单做好,可是有三千两的银子,若顾主满意还有赏钱给的。”
“你就不怕我不接?”麦子挑眉道
“我跟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谁还不了解谁,要不是你嫁在村里的原因,如今做掌柜的就是你了。”
“估计不是刺绣时间太久没人接,而是客户要求多吧?”
“嗯,针法要求是多了一些,不过你又不是只学了一种针法,你可是把师傅的手艺都学会了的。”
“这单我接了,要是得了顾主的喜欢,少不了你的好处。”
“我不要你好处,我好久没吃你做的菜,能不能给我做点吃的?”
“都多大人了还贪嘴,诺,给你,这是我昨天做的糯米粑,里面放了红豆馅的,你最爱吃的。”
“哟,这还没过年你就做糯米粑了?”
“两个儿子要吃嘛!”
“你可真疼你儿子。”
“是今年租出去的田地种的有糯米,家里有现成的,孩子要吃就做嘛!”
“那你还有多少糯米,我跟买一些,米铺的糯米感觉不是很好。”
“有的,还有三百斤,今年拿给我的糯米比较多,那行,我要一百斤。”
“明天让我大哥给你送过来?”
“不用,你接的这个单子,那幅山上画贵重,我要送你到家,随便去买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