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被吹捧就变强 > 第17章 帝王的震撼与恐惧(第1页)

第17章 帝王的震撼与恐惧(第1页)

甘露殿。李世民没有去上朝,但醒得很早。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御案后,翻阅着一卷《左传》,看似悠闲,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心,一直都系在太极殿上。他想知道,那个刚刚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儿子,在拿到监国这个烫手山芋后,会是怎样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甚至已经预想好了几种可能:或许,承乾会战战兢兢,不敢做任何决定;或许,会急于求成,胡乱发布一些不成熟的政令;又或者,会趁机报复,打压那些曾经非议过他的官员。无论哪一种,都在预料和掌控之中。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看似退居幕后,实则用一种无形的方式,掌控着整个棋局的走向。一名内侍,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滑入殿内,跪伏在地,将一份用黄绫包裹的奏报,呈于案前。这是他安插在太极殿的“耳目”,专门负责记录朝会上的点滴,并在第一时间向他汇报。“说吧。”李世民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左传》上,头也不抬,语气平淡。“回陛下,”那内侍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奇异情绪,“今日朝会,太子殿下……先是处理了六部常规奏报,条理清晰,无一错漏。”“其后……其后,太子殿下,上奏了一份……一份关于关中旱情的奏疏。”“旱情?”李世民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于是放下书卷,终于有了一丝兴趣。关中旱情的事,自己也正打算过几日和房玄龄他们商议,开仓放粮。承乾,也注意到这件事了吗?他想做什么?难道也是提议开仓放粮?那未免也太……没有新意了。“他奏了些什么?”李世民问道。那内侍不敢怠慢,立刻将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从太子如何发问,问得百官哑口无言。到他如何抛出那份名为《论关中旱情防治及以工代赈疏》的奏疏。再到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宰相,在看过奏疏后,如何从震惊,到敬佩,最终异口同声地躬身附议……那人讲得绘声绘色,尤其是在描述奏疏中“水利兴建”和“以工代赈”那两部分时,更是将朝臣们那种被颠覆了认知的震撼,模仿得惟妙惟肖。李世民静静地听着。一开始,脸上还带着一丝君王的审视与淡然。但听着听着,他的表情,开始变了。当听到“水利兴建,变靠天吃饭为主动防灾”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当听到“以工代赈,化无用流民为兴国之力”时,握着书卷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而当听到房玄龄,那个与他共定天下、眼光何等挑剔的房玄龄,竟然对这份奏疏,给出了“经天纬地之策,活民百万之功”的至高评价,并率众附议时……李世民的呼吸,猛地一滞!他再也坐不住了!“奏疏原件呢?”他几乎是下意识地问道。“回陛下,奏疏已被政事堂收录,抄录的副本,即刻便会送来。”话音刚落,另一名内侍便捧着一份刚刚抄录好的奏疏,快步走了进来。李世民一把夺过奏疏,迫不及待地展开。李世民的目光,如同贪婪的饿狼,在那些字句上飞速扫过。一个个熟悉,却又被组合成全新概念的词语,不断冲击着他的眼球!“系统性灌溉网络……”“变消耗性救济为投资性建设……”“以劳动换取尊严与口粮……”“从根源杜绝流民之乱……”奏疏的最后,甚至还附着那几张规划得精妙绝伦的水利渠道图!“哐当!”李世民手中的那卷《左传》,无力地滑落,掉在了地毯上。整个人,都像是被抽走了力气一般,缓缓地靠在了龙椅的椅背上。胸口,在剧烈地起伏。脑海中,掀起了比任何人都更猛烈的惊涛骇浪!他不是那些普通的官员。而是一手缔造了这个帝国的君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奏疏,意味着什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良策”了!这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大唐农业基础,甚至改变整个国家治理模式的……治国大道!“以工代赈”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何等深刻的政治智慧和经济学原理!这就像一根金色的丝线,将“救灾”、“基建”、“维稳”这三件最让帝王头疼的大事,完美地串联在了一起!这种思想,这种手笔……绝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身上!哪怕这个少年,是他的儿子,是大唐的太子!李世民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再次浮现出前几日,那个在朝堂上,喊出“玄武门碰一碰”的疯狂身影。又浮现出那个在东宫之内,巧妙布局,反杀李泰的阴沉少年。最后,这些身影,与眼前这份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奏疏,重叠在了一起。,!一个可怕的念头,像毒蛇一样,从心底最深处,钻了出来。他这个儿子……李承乾……到底是谁?前后的变化,太大了!大到已经无法用“幡然醒悟”或者“一夜长大”来解释了!一个瘸了腿,就自暴自弃,豢养娈童的废物,怎么可能在短短数日之内,就拥有了如此深沉的城府,如此狠辣的手段,以及……如此恐怖的、超越时代的治国之才?!难道……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帝王独有的、冰冷的怀疑。难道,有什么不知道的力量,在背后帮助承乾?是某个隐世不出的高人?还是……一个更荒诞,也更让他心悸的念头,浮现出来。……鬼神之说?他猛地摇了摇头,将这个荒谬的想法甩出脑海。他是天子,不信鬼神!那么,就只剩下一种解释。这个儿子,一直在伪装!之前所有的懦弱、平庸、自暴自弃,全都是演出来的!就像一头最耐心的狼王,潜伏在所有人的视野之外,默默地磨砺着自己的爪牙,直到最关键的时刻,才一跃而出,展露出自己真正的面目!可……这怎么可能?一个人,怎么可能将自己伪装得如此天衣无缝,连他这个做父亲的,都被骗了整整十年?!这份心机,这份隐忍……李世民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忽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掌控力”,在这个儿子面前,是那么的可笑。以为自己是棋手,可到头来,他似乎也只是棋盘上,一颗被算计的棋子。“陛下……陛下?”内侍的轻声呼唤,将他从震惊与恐惧中拉回了现实。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重新坐直了身体,恢复了那份属于帝王的威严与平静。看向东宫的方向,那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有欣慰——为大唐后继有人而欣慰。有骄傲——为自己生出了如此麒麟儿而骄傲。但还有是一种被挑战、被超越,甚至是被……颠覆的恐惧!他缓缓地,拿起朱笔,在那份奏疏的抄录本上,批下了两个字:“可行。”随即,又在后面,加了四个字。“着,太子,全权督办。”李世民要看看。要亲眼看看。这个“脱胎换骨”的儿子,到底能将这件“不世之功”,办到何种地步!要将李承乾,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去面对那些最棘手的难题,去应付那些最刁钻的官员,去处理那些最复杂的利益纠葛。一场围绕着“关中水利”和“以工代赈”的巨大风暴,即将在长安城展开。而这,既是李承乾的机遇,更是李世民对他,最深沉,也最致命的试探!:()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