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看着这行字,摇了摇头。不行。顾长青还是太年轻了,被一场大胜冲昏了头脑。清风岭大捷,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出其不意,靠的是火器的降维打击!但火枪队满打满算,也就两百人。真要拉到平原上,跟小王子那一万多身经百战的草原骑兵打遭遇战,一旦被对方突袭一波,这两百个宝贝疙瘩,估计一个都回不来!那可是朕的家底!绝对不能冒这个险!李睿沉思片刻,提起笔,亲自在顾长青的奏报后面,用王德全奉上的朱砂笔写下批红。“穷寇莫追,稳扎稳打。”“朕授你十六字方针,当便宜行事。”“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写完这十六个字,李睿满意地点了点头。让你们这帮草原蛮子,也好好体验一下,什么叫他妈的游击战!随后,他再次下旨。“传朕旨意!命兵部即刻按照此战功劳,拟定封赏章程!所有有功将士,赏银百两!阵亡将士,抚恤千两!家中子弟,入国子监读书!”“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为我大夏流血牺牲者,绝不亏待!”“奴才遵旨!”王德全激动得老泪纵横,领了旨意,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李睿心情大好,哼着小曲儿,转身准备回殿里,继续他未完成的“麻将大业”。皇后那最后一件寝衣,可还等着他去“胡”呢。……半个时辰后,李睿正使劲呢,结果外面又传来了王德全的公鸭嗓。李睿嘴角抽了抽,没完了是吧!出门,只见王德全恭敬的跪在地上,只是这一次,他脸上没了喜色,反而气得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浑身都在发抖。“陛下……”王德全扑到李睿脚下,气得话都说不囫囵了。“兵……兵部那帮挨千刀的!”李睿眉头一皱,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怎么了?”王德全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地说道:“兵部尚书郑元,还有那帮狗官!他们……他们说……”“他们说锦州大捷,情况不明,恐是前线将领谎报军功!”“还说,兹事体大,需要……需要从长计议!暂时,不予封赏!”轰!养心殿外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彻底凝固了。李睿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足以将人冻成冰雕的森寒。他的声音很轻,很平淡,却让王德全感到一阵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你说什么?”“他们说,朕的兵,谎报军功?”王德全跪在地上,浑身抖得像是秋风里的落叶。“是……他们……他们说,斩首近万,太过骇人听闻,定是前线将士为了邀功,谎报军情,说不定还是杀良冒功……”“好。”“王德全。”“奴才在!”“敲钟。”“召集百官,文华殿,议事!”“奴才……遵旨!”王德全连滚带爬地起身,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宫门的方向狂奔而去!“铛——!”“铛——!”“铛——!”悠长而急促的钟声,如同催命的符咒,传遍了皇城的每一个角落!……半个时辰后。文华殿内,灯火通明。百官齐聚,一个个脸上带着茫然和不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兵部尚书郑元站在人群中,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这钟声是为自己而鸣。他下意识地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陈廷和。只见首辅大人闭目养神,老神在在,一张老脸古井无波,仿佛外面天塌下来都与他无关。看到陈廷和这副镇定的模样,郑元那颗悬着的心,也莫名地安定了下来。对啊,慌什么?天塌下来,有首辅大人顶着!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尖锐的唱喏声。“陛下驾到——!”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山呼万岁。李睿身着龙袍,面无表情地从殿外走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所有人的心尖上。他没有让众人平身,径直走到御座前,坐下。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缓缓扫过下方跪着的每一个官员。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睿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们。良久。他才将手里那份盖着火漆的奏报,轻轻地放在了御案之上。“诸位爱卿。”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锦州,大捷。”轰!这话如同平地惊雷,在所有官员的脑子里轰然炸响!所有人都懵了,一个个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御座上的年轻皇帝。捷……捷了?怎么可能?!“朕的兵,在锦州城外,清风岭一役,阵斩鞑子九千八百六十级!”,!“朕的将军,于万军之中,取了鞑子第一猛将蒙沓的首级!”李睿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整个文华殿都嗡嗡作响!“锦州之围,已解!”“现在,告诉朕,这是不是大捷?!”殿内,依旧是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震傻了!斩首近万?!这是什么概念?自土木堡以来,大夏就没打过这么牛逼的仗!不少官员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最前方的陈廷和。他们都记得,陛下和首辅大人,可是有赌约在身的!锦州大胜,那首辅大人,岂不是要……当场辞官?然而,陈廷和却像是睡着了一般,依旧眼观鼻,鼻观心,对周围的目光和皇帝的话语,充耳不闻。李睿看着他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直接给气乐了。好家伙!朕就差指着你鼻子让你滚蛋了,你还能这么稳如老狗?这脸皮,怕是连神机营的炮弹都打不穿吧!就在这尴尬的气氛中,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陛下。”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全,悠哉悠哉地从人群中走出,跪在地上。“臣……臣有本奏。”李睿眼皮都没抬一下。“说。”刘全淡淡开口:“陛下,锦州大捷,固然可喜可贺。但……但是……斩首近万,阵斩敌酋,此事,太过……太过天方夜谭了!”:()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