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巺子,巺子,你眼里除了她就没点别的吗?”
柳澈把脸瞥向瞭望台外,抬起衣袖擦了擦泪水。
“是!”洛蔚宁毫不掩饰。
柳澈大失所望,剜了一眼她,从齿缝挤出了几个字,“窝囊废!”
“反正你想都别想,你请辞了我就把我的女兵遣散,也归隐了去!”
说完,柳澈就走下了瞭望台。
“哎!”洛蔚宁捡起地上的辞呈,急忙追着柳澈去。
就算柳澈不愿意当将军,她起码说服她留下当军师,神卫军才不至于出乱子。
柳澈脚步很急,离洛蔚宁十步之远,洛蔚宁小跑着追上去。刚走到柳澈身边就看到李超广策马跑来。
“将军!”
看李超广面色惊慌,洛蔚宁和柳澈都忘了方才的争执,只好奇发生什么事了。毕竟李超广今日带人在城内站岗,突然回来,一定是城内来消息了。
“北境出大事了,官家宣你立即入宫!”
“什么!”
洛蔚宁欲再询问,李超广却也不知内情,她等不及差人备马,骑上李超广的马就直奔出校场。
当她跟着马都知,步伐匆匆地踏进垂拱殿的时候,太子、秦渡、向从天等十数名高官已站在官家面前,个个容色铁青,甚至有啼哭出声的,显然是发生了一件惨烈之事。
“臣参见官家!”
“起来吧!”赵建的声音也疲软无力。
“官家突然召臣入宫,北境发生什么事了?”
所有人都缄默不语,殿内一片死寂。洛蔚宁迫切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最后落在赵珙身上。
赵珙迟疑了一会,眼睛开始泪水打转,道:“唐家军遇袭,唐老将军和长宁郡主……不幸殉国,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第142章危急存亡之秋
◎赵建说的“南巡”就是跑路。◎
话说唐老将军接到兵部命令,率领大军从通天谷绕路欲袭击围困晋城的顺国军队。深夜行军,以为能躲过敌人的注意,没想到刚行到通天谷,两边山上便滚下无数巨石,接着是暴雨一般的箭矢,士兵惨叫不绝、死伤无数。唐老将军和盛榕多次突围,奋战三日三夜,最终在疲惫和绝望中以身殉国!
听闻唐家军全军覆没后,另一支解围晋城的厢军将领在恐慌之下竟率部将投降。故而晋城外再无救援的军队,只剩下秦扬领雷霆军协助晋城知府在城内死守。
听了太子讲述唐家军惨烈的遭遇,同为大周军人,洛蔚宁几乎能感同身受,悲痛与耻辱交织在胸腔。
十万大军,大周唯一能与顺国骑兵匹敌的军队就这么全军覆没了。顺国仿佛一头无坚不摧的魔鬼,正在慢慢的吞噬着大周,而他们仿佛没有招架之力。
只见皇帝浑身疲软,眼睛镶着泪水,呆呆的。
向从天思虑良久,拱手道:“官家,唐家军的牺牲乃大周之殇,可我们不能因此自暴自弃。如今当务之急有二,一乃整兵北上继续解围晋城;二是继续遣人议和,尽快把战事结束了。”
秦渡道:“顺国连使臣都不接见,还如何议和?”
自从顺国重新发兵进攻后,以周国只想使诈欺骗他们休战,毫无议和诚意为由,拒不接见大周的使臣。一路南下,大有攻取汴京的气势,赵建故而才如此绝望。
向从天道;“此前顺国以为我朝无诚意,臣认为,不妨派一位王爷或皇子作使臣,以展现我朝的诚意。”
此话一出,在场的太子、四皇子以及两名亲王骤然间变得面色暗沉,紧张得心跳如擂鼓。此前顺国就有扣押使臣的无耻举动,后来大周多次谈判才把人放归了。顺国就一野蛮部落,如今两国局势比此前更为严峻,当了这使臣,几乎等于有去无回。
赵建扫视诸王,看到个个畏缩不前的样子,不禁失望。他也不想让皇族之人冒险,但事关大周存亡,他们不得不作出一点牺牲。
两名王爷均是赵建的异母兄弟,派遣他们难以显出最大的诚意。在众臣提议下,赵建选择了其中一名王爷随同四皇子出使,挑选百名禁军中的精锐武士随行,确保二王能全身而退。
四皇子一向身体羸弱,不问政事,过惯了悠闲自在的日子,危险的重任落在头上,双腿又软又抖,哭着求赵建收回成命。赵建嫌丢人,立即让马都知将他带了下去。
另一名随同出使的王爷表面虽维持着镇定,但也绝望得整个人都心不在焉。
决定好议和事宜,赵建又将目光扫过在场的将领。比起出使和谈,领兵出征要更让人胆寒。他问谁愿领兵解围晋城,为唐家军复仇雪耻。众将帅和此前多次请命出征的太子都鸦雀无声了,毕竟连唐家军都全军覆没,此行北上犹如给顺国送人头。
洛蔚宁内心激愤,很想请命出征为国雪耻,但想到杨晞又矛盾了起来。
说实在,赵建的确有意让洛蔚宁领兵挽救大周,多看了她两眼,发现她在纠结,起码不是贪生怕死的畏缩样,便欣慰地等待着她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