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春风又春风吹又生 > 第7章 范云送信(第4页)

第7章 范云送信(第4页)

犁铧将源自猫耳山的水脉,七分切入湘江,三分切进漓江。

说起来,那个叫大小天平的石坝设计真是巧夺天工,精致异常。

大小天平组成的人字形分水坝,既可以引水分流,减缓水流的冲击力,提高水位以利通航,又可以排洪防涝。

雨季涨水的时候,水流可以越过坝上,流入湘江故道,使南、北渠保有足够的水量,可以行舟摆渡,又不使洪水漫堤,淹没庄稼。

所以它们才叫“天平“。

天平。

国之衡器也。

大小天平有内外堤,由巨大条石铺成鱼鳞状,据每天打着小红旗带着客人参观灵渠的导游小敏说,每块石头都有好几吨重。

那些石块之间,凿有一个凹口,史禄征集了大批的岭南铁匠,熬铁汁,灌浇进凹口,冷却后变成拴子,将巨石连成一体。

那些石块就像鱼鳞般紧紧地挤在一起。每当水流带着碎石、泥沙顺坡而下,到此就冲进石缝里。

泥沙填得越多。

鱼鳞石就挤得越紧。

水越冲越牢靠。

过去,灵渠上有36道陡门,用来调水位,利航行。

据小敏说,陡门是历史上最早的船闸——“船闸之祖“。

宋代有个官当得不咋样,倒写得一手好文章的穷酸文人范成大曾写了一篇《桂海虞衡志》。

……渠绕兴安县,深不数尺,广丈余。六十里间置陡门三十六,土人但谓之陡。

舟入一陡,则复闸陡,伺水积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翎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

范云眼望发源于猫耳山流经灵渠,与千水万水汇成的湘江,嘘嘘完了,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拾起一枚已经风干的松塔,撕着,扯着,目光穿过风,穿过云,穿过高山与大河,又回到了那座镌刻于记忆深处,终生不可忘却的绿色军营。

……“范云,出列!”

“是!”

“……稍息,立正,齐步走。”

“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别像个老娘们一样,要让我感受到你一往无前的气势!”

他的新兵班长张军吼道。

范云一口气走到了墙根下。

前面已无路可走。

他只好停了下来。

“不准停,继续前进……”张军吼道。

军令如山倒。

范云“噌”的一下,上了墙。

“下来,谁让你上墙的……”

范云又下来了。

“入列。”

范云跑步入列。

其他十一个新兵蛋子们,看着他们班长气急败坏的模样,一个个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脸通红。

张军吼道:“没有路了……就原地踏步走,等待指挥员再次下达口令,明白吗?”

“明白!”十二名新兵蛋子的吼声震动了半个操场,十分宏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