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陪着,他心里会好受一点点。
赵渐鸿之前是和外公住在现在这个房子里,印象中他的父母回家的次数就不多,现在也是这样。
外公每次都安慰他,无条件的爱他,他也才能长大了还是个乐观的人。
外公去世那一年,交给了他一个破旧泛黄的日记本,封皮已经皱的似乎要碎了。
当时外公告诉他,如果以后他准备好了想要全面的了解他的家时,再打开看。那时候他确实不太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确实把本子保存着就到了现在,都没有翻开过一页。
此时此刻,他很明白这个本子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会真真切切地告诉他,他为什么会是家里那个不重要的孩子,哪怕他获得再大的荣誉,取得再耀眼的成绩,他依旧是那个不被爱的孩子。
事实是残忍的,他突然有些胆怯,做不下决定来,到底要不要翻开这本日记。
“小广,要不你帮我看吧。”
姜广偏过脑袋,接过本子,轻轻地翻开本子的第一页。纸张早已泛黄,舟阳市每年都潮湿,本子受气候影响,甚至看得见小小的霉点。
映入眼帘的是一句简短的问候。
“鸿鸿,最近还好吗?不高兴就和外公说,我都听得见。”
赵渐鸿此刻把本子拿回去,眼眶里冒出几圈泪,姜广手搭在对方肩膀,轻轻拍了拍。
这个本子前半部分都是纪录,包括赵渐鸿小时候的各种琐事,趣事,一点一滴的成长过程。
直到记录到他十岁,就停止了,写的是一句,“鸿鸿,长大啦,以后不要哭,要去拿奖牌,做一个独立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后半部分的内容则是沉重的事实。
赵渐鸿的父母相遇是在中学,那时候他的父亲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家境优越的同时成绩又名列前茅,就如同天之骄子。反而他的母亲,似乎要普通许多,他们两人相爱,受到了家庭里相当大的阻力。
当时他的父亲甚至都要被赶出家门的程度,但两人依旧没有把关系断干净。
这样偷偷摸摸的关系延续到了大学毕业,他们背着所有人同居,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赵渐鸿。
本以为孩子都有了,自然也不会有更大的阻力,但没想到这一年他父亲家里的产业低迷的一天不如一天。
他的爷爷奶奶把所有的原因归咎在了孩子身上,说赵渐鸿就是偷偷摸摸剩下来的野孩子,不吉利。
但是事情也发生了,必须要找解决办法,就找了个所谓的大师。
大师给出来的办法更是炸裂,说是赵渐鸿的出现就是个煞星,想要抵御这份煞气,就要再生一个福星冲喜。
这样没有科学依据的话,按理说也不会有人相信,但他父亲一家人深信不疑。于是,第一时间让他父亲把他处理好,并且紧接着开始备孕。
赵渐鸿就被送到了外公家。
外公骂他们不是人,骂他们不配为人父母,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要生第二个孩子。
事情就是非常巧合,直到他们再次怀孕,家里的生意又死而复生的。
于是,他们对第二个孩子抱有相当大的期待,以及绝对的宠爱。
忽略掉了赵渐鸿,只是偶尔出现,在他的视角看来,就是似有似无的名义上的父母。
看完时,赵渐鸿觉得很可笑。
他输在了所谓封建迷信上,爷爷奶奶那边不要他,父母也不要他,只要外公愿意要他,还捧着他。
难怪印象中他从没见过那个弟弟,就是父母每次要带回来,都被外公骂走了。
他们这才永远碰不上面。
新时代了,赵渐鸿听到这些说法实在是觉得好笑,家里的产业的好坏能是他一个婴儿影响的。
像是一个荒诞无稽的笑话。
但又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你还好吗?”姜广小心翼翼地问他。
赵渐鸿点点头,“哪怕是另一个人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同样不会喜欢的,这么想,我似乎没有那么难过了。”
这句话赵渐鸿说的并不轻松,他也没法完全豁达的接受现实,只是这也确确实实是他心底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