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端妃穿越 > 第一百章 势力盘算(第1页)

第一百章 势力盘算(第1页)

十二月中旬,乾东五所忽传喜讯,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已怀身孕一月有余。消息传开,六宫上下顿时一片哗然,大福晋才刚出月子便再度有孕,这般惊人的孕事频率,着实让后宫众人暗暗咋舌。康熙与惠妃听闻此事,自然是喜不自胜。如此迅速再怀皇嗣,在他们看来,足见伊尔根觉罗氏福泽深厚。两人满心期盼着大阿哥夫妇能“先开花后结果”,这一胎能了却心愿,诞下真正的皇长孙。只是忧心大福晋两次怀胎间隔过短、身子亏空,两人当即命人将各式滋补佳品源源不断送往乾东五所;康熙更是对大阿哥格外恩宠,特许他暂停当日课业,歇息半日专心照料大福晋,更下旨将大福晋的份例暂时提至嫔位待遇,以示看重。这般破格的恩宠,顿时引得后宫众人纷纷侧目。尤其是储秀宫与毓庆宫两处,更是暗流翻涌。先前大阿哥夫妇诞下的只是位格格,并非期盼中的皇长孙,才让他们稍稍松了口气;如今大福晋再度有孕,那份悬着的心弦便不得不重新紧绷起来。但宫中众人心里都清楚,有了前次皇上与惠妃亲自出手清理大福晋身边人,再加上刚出生的格格已被抱至延禧宫由惠妃暂养,只要大福晋能安心养胎,这一胎理应能平安落地。好在大福晋月子坐得扎实,身子底子尚可,虽偶有胎气不稳的情形,却也未到需卧床喝药静养的地步。即便如此,听闻大福晋胎气不稳的消息后,众人仍是格外谨慎,言行举止皆刻意避开乾东五所,谁也不愿轻易卷入这场风波。尤其她们都明白,这一胎的分量远超从前,太子一派绝不会再像上次那般小打小闹,定会在后宫布下更险的算计。正因如此,众人都不敢与大福晋及其身边人稍作接触,生怕沾染上是非。因此董佳佳在随大流备礼道贺时,特意做了个周全的安排,并未将贺礼直接送往乾东五所,而是让人送到延禧宫惠妃处,托她代为转交大福晋。这般举动,既表了心意,又巧妙避开了直接接触的嫌疑。这般做法并非董佳佳一人想到,其他宫的主位娘娘们也都心照不宣,纷纷依着同样的法子行事。她们这些在宫墙内沉浮了十数载的老人,一举一动向来暗藏深意,送礼时更是谨慎万分,生怕礼物有半分不妥,或是行差踏错半步遭人设计,惊扰到怀着身孕的大福晋。惠妃对众人的心思自然心领神会,并未有半分怪罪。故而当白霜从延禧宫回话时,还特意带回了惠妃的一句谢意,算是领了这份周全的心意。送礼时已是这般谨慎,董佳佳等人自然更不会贸然卷入这场风波。她们纷纷收缩势力、约束人手,但凡与太子一派或大阿哥一派沾边的人与事,都严令底下人不许沾染分毫,更不许私下接触往来。于她们而言,这场风波终究只是隔岸观火的热闹罢了,大福晋背后既有皇上的明旨护持,身边更有惠妃时刻紧盯防备,这般局势下,谁又敢真的轻举妄动呢?这几年新入宫的嫔妃们或许不知惠妃的厉害,可她们这些老人却再清楚不过。惠妃这些年纵然添了些风霜,手段却半分未减,心肠更没随着年纪变软。故而众人都只在暗处静观其变。唯有大阿哥的对手,太子一派,可就没这般安分了。大福晋再孕消息传开四五日,后宫表面喜气融融,暗地却暗流涌动。储秀宫与延禧宫虽无明面交锋,背地里已展开无声较量。永和宫内,白霜微微俯身,凑近董佳佳耳边低声回话,细细禀报着惠妃近来的暗中动作,原来惠妃借着皇上对大福晋这胎的重视,正不动声色地大肆清理延禧宫内各方安插的暗线。更要紧的是,她还趁机对太子一派在内务府的势力来了次彻底清剿。这场清洗之下,太子一派猝不及防,无力招架,折损颇为惨重。说起白霜,她早年在宫外便已没了亲人牵挂,本就无意离宫,便在董佳佳身边自梳成了姑姑。如今她早已是永和宫说一不二的掌事姑姑,行事向来稳妥得力。董佳佳身边的其他几位侍从,也都是这般心思。毕竟董佳佳并无权随意放她们出宫,主位嫔妃身边的人,出宫从不是主子一句话就能定夺的事,还需经过乾清宫层层盘问查验才行。更何况按着宫规,她们需年过三十才有出宫的资格,康熙可不是雍正,如此在意这些宫女。可真等过了三十岁,又有谁还愿意离宫?出宫后难免遭人轻贱厌弃,再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给人做继室。留在董佳佳身边,既体面又安稳,自然谁也不愿走了。董佳佳听完禀报,只是淡淡一笑,眼底却掠过一丝恍惚,心中陡然涌起无边感慨。穿越到这深宫近二十载,她竟真的成了九子夺嫡这场风波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如今大福晋接连有孕,这无疑是大阿哥势力即将崛起的明确信号。往后数年,惠妃在后宫的权势怕是会愈发稳固,更要步步高升了。尤其待明年皇贵妃薨逝之后,惠妃崛起的势头,恐怕连康熙也未必能压得住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董佳佳心中的顾虑并非危言耸听。惠妃这些年在暗中的布局从未停歇,早已不动声色地笼络了内务府不少包衣小族,宫中暗地里的势力盘根错节,除了皇上、皇太后这寥寥数人,怕是再无人能及,即便位高权重的皇贵妃也难与之抗衡。当然,同为包衣出身的主位,董佳佳自认并非没有惠妃这般笼络人心的手段。只是她身边投靠而来的势力,无论数量多寡还是成色优劣,终究远不及惠妃那边根基深厚、盘根错节罢了。董佳佳在心中暗自盘算,如今后宫嫔妃之中,明面上皇贵妃势力稳居第一,但若论暗中盘根错节的力量,却是惠妃居首、皇贵妃次之,这层关系后宫众人早已心照不宣。尤其前些日子,皇上刚给皇贵妃抬了旗,投靠她的势力基本都是前朝有族人任职的包衣大族。只是这些大族向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自然不可能全族依附皇贵妃,其中不少人还暗中投靠了太子,毕竟皇贵妃膝下并无亲生皇子,对太子这位储君本就需时常示好。而且多数包衣大族深知历史上皇位之争向来惨烈,太子未必能稳坐储位、顺利继位,故而对两人的投靠始终留有余地。更遑论族中若有女眷在宫中为妃,族里还需分出一部分力量支持自家嫔妃。这般左右权衡,反倒分裂了家族本应集中的力量,让同属一族的嫔妃难以得到全族倾力扶持。这对董佳佳这类有过生育、稳居高位的嫔妃而言,无疑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她们在宫中的势力根基。回归正题,在惠妃与皇贵妃之后,势力最盛的便是贵妃钮祜禄氏。她的势力根基大多继承自孝昭皇后,而自她诞下十阿哥后,权势更添了几分底气,愈发稳固。再往后便是董佳佳与荣妃,随后是德妃和宜妃,最后才轮到其他主位嫔妃。想到这里,董佳佳心中渐渐有了计较。明年皇贵妃一旦薨逝,原本依附于她的势力与宫中权力必然要重新分散。届时她须得争取独占大头,她可以坐视惠妃权势日增,毕竟二人之间并无根本利益冲突;但她也绝不能在惠妃与其他妃嫔之后落得太远,总得守住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然那些不长眼的嫔妃见她势弱,定会趁机踩上来争位,这是她绝不愿见到的。暗地里,她可以因大阿哥得康熙看重而对惠妃退让一步,不与其争权夺利,成全惠妃的体面;但明面上,她必须坐稳妃位之首的位置,这一点绝无退让的余地。所以皇贵妃薨逝后,宫中的实权她断不能轻易放手,毕竟皇贵妃不在了,这宫里还有哪位嫔妃比她更适合执掌宫务、制衡贵妃、惠妃等人呢?依着对康熙的了解,董佳佳自认,皇贵妃薨逝后,后宫之中,康熙怕是最属意由她来执掌宫务,毕竟她出身不显、膝下更无亲生皇子,不必担心势大难甩,更不用担心外戚与储位之争牵连过深。想到此处,她按捺住心中翻涌的思绪,目光望向景仁宫的方向,用只有自己能听清的声音喃喃低语:“佟佳氏,你到底究竟是因何薨逝的呢?”话音刚落,她便转头吩咐白霜:“你派人暗地里去探探景仁宫的近况。”白霜不多问一句,恭敬领命后便悄然退下了。又过了几日,宫中再传喜讯。康熙下旨令内务府即刻着手筹备南巡事宜。消息传开,后宫顿时人心浮动,嫔妃们纷纷遣人四处打探随行名单,个个都盼着能借这次机会出宫透透气,看看宫外的光景。董佳佳自然也不例外。如今胤佑已渐渐长大,茉雅琪她们几个也快到了出嫁的年纪,再无太多牵绊,她自然也想随驾南下,去见识一番这个时代的江南风光。董佳佳心里清楚,康熙绝不会真的等到满三年孝期,才让茉雅琪她们下嫁蒙古。所谓的三年孝期,于康熙而言不过是个随时可用的由头,需要时便拿出来做做样子,他也未将其视作必须恪守的规矩。漠南的局势她早有耳闻,朝廷急需通过联姻安抚笼络蒙古势力,以便能占在大义上出兵平叛。所以她料定,茉雅琪这些已到适婚年纪的格格,不出这一两年必定要踏上和亲之路。她依稀记得曾在一本小说里看过康熙三征噶尔丹的情节,为此还特意留意过相关的零星资料,对格格们的婚事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况且她也盘算着,想让康熙带茉雅琪她们随南巡去江南看看。毕竟日后一旦远嫁蒙古,怕是再难有机会领略江南风光了。念头既定,董佳佳当即行动起来,对身旁的白霜吩咐道:“去小厨房说一声,把前些日子让他们试做的羊肉火锅备好,晚膳就用这个。另外炖一盅热气腾腾的羊汤送到乾清宫,跟梁总管说,我这儿备了些新鲜吃食,想请皇上来尝尝鲜。对了,记得给梁总管他们也各备一碗,别怠慢了。”董佳佳此刻心中正志得意满,她让人复原的羊肉火锅,可是照着前世在广东尝到的滋味做的。那汤底清甜暖身,羊肉炖得鲜嫩入味,滋味清淡又滋补,正合了康熙这位养生达人的口味。这般天寒地冻的冬日里,吃上一顿这样的羊肉火锅,实在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乾清宫内,康熙正埋首批阅奏折,余光瞥见梁九功轻步走出殿外。片刻后,梁九功提着食盒折返,康熙见了,眉宇间不由浮起几分不耐,近来后宫为争南巡随行之位,这两日总有人往乾清宫送吃食,早已让他心生烦躁。他暗自打定主意,等批完这几本奏折,便把随行名单定下来,省得再被这些琐事扰心。于是康熙头也未抬,对梁九功挥了挥手:“不必端上来了,你们分着用吧。”梁九功躬身应“遵旨”,脸上却悄悄掠过一丝玩味,垂首回道:“奴才谢皇上恩典。那奴才这就叫小魏子暂替奴才在殿外当值片刻,好下去尝尝端妃娘娘特意送来的羊汤。”康熙一听是董佳佳送来的羊汤,眉头倏地一挑,抬眼正撞见梁九功脸上那几分若有似无的调侃笑意,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无奈,带着笑意斥道:“你端主子平日送来的新鲜吃食,哪回少了你的份?如今倒敢打起我这份的主意了?梁九功,你是嫌脑袋在脖子上待得太稳了?还不快给朕端上来。”梁九功连忙赔着笑,从食盒中取出尚冒着热气的羊汤,小心翼翼端到案上。康熙端起汤碗,用汤匙舀了一口抿下,暖流顺着食道缓缓淌入腹中,瞬间驱散了批阅奏折积攒的疲乏,浑身都松快了几分。梁九功在一旁适时开口:“皇上,端主子还让人带了话,说永和宫备了些新鲜玩意儿,正等着您过去用晚膳呢。”康熙闻言颔首,心里明镜似的,端妃向来不是无事献殷勤的性子,今日特意送汤来,想必是有要事商议。巧的是,他也正想同她说说茉雅琪几位格格下嫁蒙古的事。于是便随口吩咐道:“嗯,等会儿便起驾去永和宫。你去知会内务府,今晚就端妃了。”梁九功躬身领命后退下,立在阶下静静等候。待看到康熙喝完羊汤,重新埋首于奏折之中处理政务,他才转身对刚喝完羊汤、进殿来替他当值的魏珠低声交代了几句。随后,他又恭敬地进殿向康熙禀报了一声,得了皇上应允,这才轻手轻脚退出殿外,往侧殿去享用那碗特意留给他的羊汤了。??今天更新太晚了,实在抱歉,对不起大家,以后的更新时间就定在晚上了,大家可以留着白天再看,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