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是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在地,争先恐后地央求。“是啊,是啊,我等愿再捐些,只求郑国公大人高抬贵手!”有的甚至开始互相推搡,生怕自己说的慢了,被魏征忽略。魏征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倒是也不急,诸位不妨回去考虑几日,到时候再做决定如何?”说罢,也不管一众粮商做何反应,轻轻挥了挥手,军士便上前驱赶。而这些粮商回到客栈后,皆是惶恐不已,原本他们还想着青州缺粮,朝廷应该不会得罪他们这些粮商可没想到,魏征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口碑,一旦他们捐粮只捐一点的事情流传出去,最开心的恐怕就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了!这下倒好,非但没将粮食卖出去,还被反将了一军!说是留给他们几日时间考虑,那他们又能有什么选择呢?路都已经堵死了,不捐也得捐!在这种情况下捐多捐少就成了一种学问,全都捐出去是肯定不行的,但也不能糊弄朝廷。如今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指望能将一半以上的粮食卖出去,保证不亏本的情况下,多赚一些,剩下的捐出去还能落个好名声不过看魏征的样子,朝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高价买他们的粮食那么崔筑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于是接下来几天,他们快将崔府门槛踏破了,但崔筑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压价压的更狠了!这一日,崔筑像往常一样,正等待着粮商上门,这次他有把握用极低的价格拿到粮商手里的粮食。却没成想,忽然收到了京城来的传信,他怀揣着好奇打开了信封数息之后,他大口喘着粗气,仿佛一个溺水之人刚被人救起来,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水打湿“兄长你究竟要做什么?这件事你明知道族里是不会同意的!”没错,崔筑正是收到了崔敛的传信,信中让他想办法煽动青州百姓制造混乱,最好是能拉起一支义军“疯了!大哥疯了!那位圣人可还活着呢!”崔筑的恐惧已经到达了顶点,崔敛的意思他明白,无非是想煽动百姓造反罢了,正是因为他明白,所以他才感到恐惧!那位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可还高居于庙堂之上!只要他还能喘气,谁敢起兵?除了他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子,谁敢造反?换句话说,这大唐天下可以属于任何一个皇子,但绝对不能换了新天!否则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二代武勋,会迫不及待的冲上来将人撕碎!甚至那些垂垂老矣的老将也在等待一个为后代博功名的机会齐王谋反,平叛大军还在路上,他就听说齐王麾下就有不少人准备倒戈了!更何况如今青州受灾,满朝文武至少有一半的目光放在这里,煽动百姓?恐怕刚有一点苗头就会被人掐灭!别忘了魏征还在这里!真以为魏征就是一个文臣了?当年隐太子带兵打仗,多半计策就是出自这位郑国公,更别提他手下还带着三千披甲军士!这样一只军队,即使没有什么战争经验也足够扑灭上万人的农民起义了!而且崔筑还听说,那位苏烈苏定方现在正屁颠屁颠的跟在魏征身后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秦琼和尉迟敬德是大唐的双花红棍,那李靖就是大唐的定海神针!但是这些人老了,如今的大唐有希望顶替他们的只有两位。那就是侯君集和苏烈!这几乎是满朝文武公认的事实,尽管苏烈如今远离了政治中心,但总有一天会起复。毕竟谁也不知道,如今皇位上的那个圣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没准将苏烈贬下来就是为了给当今太子铺路呢!魏征再加上苏烈,有这二位在青州,煽动百姓那不就是找死吗?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他都不跟魏征对着干?家族的目的不就是想趁青州大灾狠狠赚一笔国难财,顺带再逼迫陛下低头吗?但他崔筑为什么一点动作都没有?是因为不想吗?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他还想多活几年!从得知魏征带着三千兵马进青州的那一刻开始,崔筑就知道,清河崔氏的谋划不成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会土崩瓦解!即便他们崔氏也有私兵,可一旦动起手来就是撕破了脸皮!到时候迎接他们的,便是大唐豪华武勋集团的冲锋!那些武勋,哪一个不是有着灭国战绩的狠人?跟朝廷对着干与找死无异!与皇子不同,皇子谋反那是因为人家知道自己即便失败也不会丢了性命。至于其他人?不好意思,你哪来的那么大脸?指望李世民不诛你九族?思来想去,崔筑决定不去执行崔敛的命令!如果有可能,他恨不得现在就修书一封给家族,请求家族将这个自己的亲大哥开除族谱!什么至亲兄弟?在小命面前我管你是谁?自己疯了还想拉家族下水真不知道他在长安受了什么刺激!想必这件事族中也不知道,这一切一定都是崔敛一厢情愿!一定是这样!但很快他就绝望了,因为他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家族的传信,上面的内容很简单。配合崔敛的一切行动“真是昏了头!族里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崔敛疯了,那些个族老也疯了不成?”崔筑不理解,这种明摆着送死的行为,族里为什么要支持?难道说族里早就决定谋反,只有他自己被蒙在鼓里不成?其实崔筑不知道的是,齐王李佑起兵谋反的幕后正是受了清河崔氏的挑拨与幕后支持!甚至青州受灾按下不报的原因,也是为了拖住朝廷,大军开拔需要粮草,青州受灾也需要粮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齐州和青州,朝廷总要放弃一个!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太子献策,忽然打乱了这一切的计划…………:()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