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冬见三皇子态度软化,便撇了撇嘴,杵在原地哄了自己一小会儿,也跟着软和下来,“三表哥,我不想气你,我就是不高兴!这什么事嘛。”
“我已经提醒过碧林了,但人各有命。”三皇子说得平淡又冷酷,引得燕冬抬眼看向他。他莞尔一笑,像个寻常人家的好表哥那样,温和亲昵地说,“来都来了,用顿便饭再走吧,就当给我个面子,好让我给你赔个罪?”
燕冬小孩儿脾气,“我不要和乌碧林同桌。”
三皇子笑了笑,“我与表弟吃饭,不是待客,她自然不必出席。”
原来只有待客时这对夫妻才会同桌用膳么,燕冬有些唏嘘,但没多说,只端着副老爷的架势,骄矜地微微颔首,“那好吧。”
*
“小公子用膳后从三皇子府离开,又顺路买了栗子和核桃发糕。”常春春念了刚收到的飞书条子,揶揄道,“想来是三皇子府的饭不如咱们府上的好吃,小公子没吃饱。”
“冬日胃口渐长,孩子也还要长个儿,多吃点也好。”燕颂翻完名册,大笔一挥,叫文思楼的仇主簿进来,吩咐说,“年前再辛苦一回,将年节的赏赐和红封分下去。”
仇主簿应声,翻开名册一看,那行朱红小字映入眼帘。他愣了愣,说:“大人,红封的份额怎么多了三成?”
“家里的小少爷谴我是个坏上官,太严苛,总害得你们和我一起早出晚归,便自掏腰包给诸位添了红封当过年钱,”燕颂笑了笑,“望你们不要记恨我。”
仇主簿跟着笑起来,“大人与小公子兄弟和睦,羡煞旁人!但咱们能在大人手下做事,是一等一的好待遇,也要羡煞旁的同僚啦。”
说罢他又替众人谢了赏,便行礼退下了。
“要回了么,”常春春打量着天色,“我吩咐人去套马车。”
“走一段路吧,瞧瞧有没有小玩意儿,买回去孝敬祖宗。”燕颂起身出了门。
要过年了,街上张灯结彩,百姓们大多穿新衣戴闹蛾,孩子们在角落里扎烟花,闹哄成一片。燕颂在闹蛾摊前停步,抽出支喜燕登栏样式的看了两眼,收入袖袋。
常春春放下碎银,说不用找了。摊主诚惶诚恐地谢赏,弯腰捧手,待起身时,人已经走远了。
路过酥点铺时,燕颂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
“柿饼,荔枝,圆眼……”是燕冬在买百事大吉盒儿和点心盒子。
燕颂折身进去,轻步走到燕冬身后,这小子左手麻辣兔丁签,右手核桃露,嘴里肚子里都闲不下来,忙着指挥老板装盒也能一下就察觉到他的存在。燕冬立马转头,额头蹭过他的侧脸,两人俱是一顿,旋即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嗯……”燕颂嗅了嗅燕冬白皙的脸,取笑他,“都腌入味儿了。”
“能吃是福!”说着,燕冬又吃了块兔丁,摇头晃脑,滋味美妙。
他吃了辣,脸颊和嘴唇都洇着红,在喧闹的大庭广众之下,燕颂竟品出些活色生香的味道。畜|生行径,燕颂在心里刻薄地骂自己,却没有亏待自己的目光,仍注视着面前这张芙蓉面。
燕冬察觉到那目光,若是从前必定要立刻回视,可是如今不知怎么地,他竟选择了假装不知,睫毛扑闪着,像羞赧的蝴蝶落在心尖,轻轻地泛痒。
燕冬这里买一点那里买一点,和宝两手都堆满了,当午是暗卫,手上得随时空着,正抱臂杵在一旁。常春春见那俩主子都把心思放在对方身上了,没得指望,便走到柜台前继续跟掌柜报了一串点心名字,都是府上的口味。
“很辣么,”燕颂瞧着燕冬的脸,“脸红红的。”
“啊?和以前一样的,”燕冬心虚地扯了个小谎,“店里暖和,闷的,待会儿出去吹吹就好啦。”
燕颂没有起疑,随口闲聊般,“三皇子府上的饭好吃吗?”
燕冬凑到燕颂手边,喝了口核桃露,说:“还是以前那样。”
“哦,”燕颂说,“怎么突然去他那儿了?”
燕冬反问:“我不能去吗?我以前也去。”
“避而不答,有鬼。”燕颂挑眉,“背着我做什么坏事了?”
“少污蔑我,”燕冬理不直气很壮地说,“我这几天可乖了。”
说罢就绕过燕颂,噔噔噔地跑了,摆明了是心虚,燕颂失笑,转身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