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颂实话实说,“有点儿。”
“那你不要强撑,想睡就睡。”燕冬说,“我会陪着你,等你醒来的时候,我还在你身边。”
燕颂闻言静了静,说:“好。”
没有人再说话了,窗外风雪簌簌,烟火炮竹声从四面八方接连响起,这是一年里最热闹的夜晚之一。燕纵和燕姰打着嘴仗逐渐靠近,在廊上停住,放空的燕冬这才回神。脚步声轻轻地走进来,他偏头,对上了崔拂来的目光。
燕冬抬手放在嘴唇上,又指了指肩头的燕颂,后者闭着眼,已经睡着了。
崔拂来颔首,抬手在空中轻轻拍了一下,示意他们不必出来。她转身出去,示意吵嚷的兄妹俩小声些,说:“颂儿今夜吃醉了,正睡着,咱们别吵醒他。”
廊上的御冬布帘垂着,几人就在外头围炉守岁。
“又是一年,这日子过得真快啊。”燕青云感慨,“一眨眼,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
燕青云话里有些伤感,燕冬听得出来,他将心比心,觉得或许是因为这也许是他们一家人最后一次一起守岁了。他垂眸看着燕颂,像是在看一只即将飞走的燕子,它不知何时飞走,但一定会飞走。
窗外的人小声的说着话,燕冬抬手,指尖轻轻地了碰了下燕颂的脸,后者毫无反应。于是他的胆子变大了些,指尖顺着脸腮蹭动,落在鼻尖上。
以前燕冬不仅碰过燕颂的鼻子,还耍怪地将它抵成猪鼻子,燕颂平日里是真惯着他,并不责他没规矩,只是仰着椅背,笑着随他闹腾。那会儿燕冬只觉得好玩,如今这么轻轻一碰,指尖却像触了火,又疼又痒。
从小养大的燕子要飞走,燕冬不愿放手,可也舍不得将它圈禁,毕竟这不是真的富贵燕,是从梧桐枝儿上掉下来的凤鸟。可他养了这么久,伴了这么久,是不是可以收取一点“回报”呢?
热闹又安静的深夜,燕冬自顾自地神魂颠倒,白皙的指尖无法控制地向下,落到优美温热的唇瓣上——仿佛是一个指引。烟花爆竹声接连响起,仿佛在为燕冬狂乱的心跳声打掩护,他看着枕在肩头沉睡的男人,小心翼翼地凑了上去。
十八岁的除夕夜,燕冬窃取了一个吻。
蜻蜓点水,风过留痕。
*
燕颂还未睁眼就感受到了怀中的存在,像团火炉,他睁眼对上燕冬的睡颜,他们不知什么时候躺在了一块儿,裹着一张被子,睡得乱七八糟。
燕冬睡得很沉,燕颂转头看了眼窗外,估计时辰不早了,便轻手轻脚地下了榻。他帮燕冬盖好被子,却瞧见枕头底下压着一抹红,取出来一瞧,是只红封,一笔灵动隽秀的小楷,果然一如经年的写着: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1]”
燕冬才学到这诗便尤为喜爱,每次给燕颂红封都会用。
红封里面装着一串压胜钱、一枚“长命富贵”吉语钱。燕颂摩挲着锦缎封皮,静静地站了片刻,才将东西收好,放入书桌柜的一只匣子里,里面鼓囊囊的,已经装了十四张红封,新陈不一。
燕颂合盖落锁,拿起另外两样物件转身回到榻前,小心地放在枕头底下。燕冬睡颜恬静,他伸手在那张脸蛋上刮了一下,又看了几息,才轻步出去。
院里彩灯喜联,常春春在廊上清点礼单,闻声转头走到主屋门前,轻声说:“崔郡王府的年节贺礼到了。”
燕颂接过礼单,“荆山何时来?”
“给郡主的家书和贺礼是一块儿到的,信中说小郡王在家过了年就会立刻启程,要在京城待一段时日。”常春春笑着说,“郡王还特意在信中给您带了话,说届时请您压着小郡王点儿,别让他在外面闯祸折腾,要打要骂都随您。”
侍从端来热水伺候燕颂洗漱,燕颂拿帕子擦手,笑着说:“真打了,舅舅舅母要心疼坏了,吩咐下去吧,把游月楼收拾干净,等荆山到了,就给我老实住在府里。”
常春春“诶”了一声。
“世子,前头来客了,是镇远侯府的几位。”侍从上前行礼禀报。
燕颂颔首,吩咐了廊下几句就乘暖轿去了花厅,他在月洞门外落地,隔老远就听见老哥俩在说笑,声若洪钟,身子骨都硬朗。
侯翼在廊上观雪,瞧见燕颂从拐角出来就立马上前见礼。
“新岁安康。”燕颂从常春春那里接过红封递给侯翼,温声说。
侯翼双手接过红封,笑着说:“谢燕大哥,大哥新岁安康。”
燕颂拍拍侯翼的肩膀,迈步进入花厅,向父亲请安,随后向另一侧主座上的人捧手请安,“叔父。”
镇远侯比燕青云小两岁,自来都是兄弟相称,下面的孩子们私下也都是按叔伯称呼。
“诶,免礼。”镇远侯起身将红封塞到燕颂手里,笑着说,“咱们爷俩就不说废话了,新岁安康!”
燕颂笑着应了,折身走到下座,将红封递给起身行礼的崔素棠,“新岁安康。”
崔素棠笑着道谢,说了两句吉祥话,坐在她身旁的男人丰神英秀,与侯翼有三分相似,等她说完才问:“我没有?”
“没有。”燕颂说,“你我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