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严武再想装傻都装不下去,更何况他虽恨纪宁,恨不得他去死,但他侯家就算要手刃仇人,也要杀得光明正大。
他出面道:“启禀陛下,右相这伤说到底是犬子闯下的祸,我侯府愿负责到底。”
萧元君挑眉,似才想起来,“哦?朕倒忘了,侯将军的夫人王氏一族,可是京都有名的药商,世间什么草药王家找不到?”
不及侯严武多说,萧元君直接吩咐道:“侯将军既有心,那就劳烦将军多派些人手广寻医师,右相府倘若缺什么药,也及时供着,定要助右相早日康复。”
明知是局,侯严武只能认栽,“陛下言重,臣定尽力而为。”
萧元君不动声色望向纪宁,二人相视,心照不宣。
事情到此,他二人一唱一和的这出戏,便算是演成了。
朝堂议事还在继续,纪宁端坐交椅,眸底沉静,隐有愉悦。
那日万岁殿,他问萧元君往后的计划,对方最先提的正是今日这一局。
萧元君告诉他,于他自己而言,当务之急不该是变法,而是治病。
他不能再服用丹药,更不能再以“求仙问道”为借口寻药。
所以,萧元君替他找了一个妥善之策——只需让所有人相信侯远庭的确重伤了他,便可顺水推舟,将一切责任推给侯家。
事成之后,一来可借侯远庭掩盖住他的真实病因;
二来,王氏经营着京都城最大的草药商铺,他日后寻药更加方便;
三,则是为数月后的流民入京,瘟疫爆发做准备。
只要侯家接过了替纪宁寻药的担子,纪宁就可提前遣散府中道士,不再落下“求仙问道”的把柄,往后就无人能将“瘟疫泛滥时草药紧缺”的根源追究到他身上。
此局不算周密,但胜在一举三得,效果显著。
退朝后,萧元君单独叫人将纪宁和赵禄生传召至万岁殿。
去的路上,二人同行。
朝堂上纪宁虽是装病,但他身子确实不如从前,路上风凉,吹了几次便免不得咳嗽。
听他咳了半程路,走在前方的赵禄生终于忍不住吭声。
“纪大人,”他面带讥讽,揶揄道:“在老夫面前,就不用装了。
“咳咳。”纪宁不急着为自己喊冤,他问:“赵大人为何说,咳咳,说我在装?”
赵禄生丢给他一记“这还用说”的眼神,“你和陛下的这出戏也就唬唬旁人,唬不住我……”
毕竟一个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帝王,一个是知己知彼的同僚,两人什么性子,会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心里门儿清。
方才朝堂上他之所以不戳穿,只是因为这是陛下设的局,拆不得。
不过顾及同僚一场,他好心提醒,“这戏不高明,等侯家反应过来,想出对策,纪大人怕要引火上身。”
第54章局
面对赵禄生的“好意”,纪宁罕见的没有出言回噎,他夸了一句“赵大人果真心明眼亮”,
攥起袖子忍下喉间痒意。
待到了地方,海福领着两人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