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嘉玲顺着沙谨衍示意的方向看去,时钟的指针已经悄然过了十二点。
她微微一愣,自己常年生活在快节奏的沪市,又常常因为忙碌的训练,生活作息极不规律,玲就没了固定的饭点概念。
这一疏忽,竟然把吃饭给忘了,段嘉玲连忙跟着起身回道,“当然要请的,你想吃什么?”
沙谨衍放慢脚步和段嘉玲并肩走向停车位,“你呢?既然从沪市回来,有没有什么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
段嘉玲坐进副驾,系好安全带,思考了许久。
关于吃饭这件事,她印象中的正面记忆少之又少。
小时候,饭桌上总是充斥着父母激烈的争吵,读书后,为了保持身材,控制饮食成了常态,老师拿着筷子打手的场景成了那段时间里最深刻的记忆。
上大学后,吃饭更多变成了一种社交手段,与食物本身的味道、自己的喜好,没什么关系。
久而久之,段嘉玲对食物的追求也就淡了。
“还真有!”
段嘉玲眼睛猛地一亮,突然想起离家不远的柴火馄饨。
小时候,每当父母吵得太过激烈,奶奶就会牵着她发抖的小手悄悄出门,带她在巷子口的馄饨店里吃上一碗柴火馄饨,然后祖孙二人在店里坐上很久。
那个时候,段嘉玲觉得柴火馄饨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
“柴火馄饨”
段嘉玲努力在记忆深处搜寻店铺的信息,喃喃自语道,“好像没有店名,我想想”
“店主是个老爷爷,现在不知道还开不开了”
“城南巷子里的那家?”
沙谨衍反应倒是快,说着就点开导航输入地址,“巷子口吧,那家已经成网红店了,这会过去不知道要不要排队呢。”
“排队?”
段嘉玲怀疑自己听错了,瞪大了眼睛,“你说那个不起眼的小摊子,已经是网红店了吗?”
沙谨衍点头,踩油门出发,“城南柴火馄饨就那一家,去看看吧,不是的话就当尝尝新口味了。”
“好啊。”
段嘉玲的好奇心被勾起来,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查看美食排行榜。
没想到,那家小店还真在小吃类目的第一名,“有哎!无名柴火馄饨摊!”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有种自家的宝藏被大家发现了的兴奋感,“真的是网红店了,好多人打卡哦!”
段嘉玲一边说着,一边快速滑动手机,浏览评论区的留言。
“网友说老爷爷捻馄饨皮的手都要搓出火星子了哈哈哈”
段嘉玲被评论区网友们的幽默留言逗笑,捂着腰把精彩评论分享给沙谨衍。
沙谨衍看着后视镜里笑得前仰后合的段嘉玲,笑容里藏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宠溺,低声提醒道:“注意点伤口。”
“好。”
段嘉玲连忙坐正,往座椅上靠了点。
突然想起这都已经中午了,狗院都还没开门营业,心中涌起一丝愧疚,她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了,一会儿吃完我自己去买四件套吧,都耽误你一上午的生意了”
“耽误什么?”
沙谨衍漫不经心地回道。
“这一上午都过去了”
段嘉玲还是有些心虚,小声嘀咕着,“你又是陪我买窗帘,又陪我打针的,修车店都不用管吗?”
“哦,你说狗院啊,大黑不是在么,它是主人。”
沙谨衍看了眼后视镜,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放轻松点,开个修车店是为了赚点钱混口饭吃,不是为了把我绑在那几间房子里。”
段嘉玲微微皱眉,偏着头,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