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寻思着待查到消息如何透露给她才不显刻意,当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他唇角扯着笑意,拨弄瓶中棠枝,不紧不慢道:“那便做得不留痕迹些,将线索送给温家人。”
-
几日后,江州,温园。
春日的江州天色晴好,趁着午后骄阳高悬,雪竹唤了碧芜一道,在院中翻晒书稿。
书中易生蠹虫,惜书爱书之人,时常是要拿出来晒一晒的,从前旧朝还有曝书宴,岁于仲夏曝书,是晒书,亦是展书。
只不过江州的夏日,阳光太烈,曝晒过后纸张易碎,且不时阵雨,若未能及时收起,便得不偿失了。
相较起来,眼下时节倒更为合宜。
雪竹半蹲在地上,一面翻着书页,一面同碧芜讲起书中所载趣事。
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说起“晒书日下”这典故,碧芜听了,笑得前仰后合:“……人家晒书,他晒肚皮,此人当真张狂,也当真有趣!”
“此人的确诙谐,不过确也名士,腹有诗书,怎么不算晒书呢。”
“依奴婢看,小姐也不必在此翻晒书本,”碧芜眼尾一扬,指那檐下摇椅,打趣道,“学那名士晒晒肚皮,便是极好!”
雪竹莞尔。
院中说笑未落,霜蕊神秘兮兮跑回来,将院门阖紧,上前同两人咬耳朵道:“小姐,方才奴婢去四公子院中送药,您猜奴婢听到什么?”
雪竹还未好奇,碧芜先轻拧她胳膊,嗔怪一眼:“少卖关子!听到什么了?”
霜蕊往后张望一番,回身小声道:“我听四公子院里两个小丫头唉声叹气抱怨说,四公子根本不是什么不足月体弱多病,是小时候中了毒,落了病根,一直也没治好,还说如此熬着,不时发病,不知还有几年可活。”
雪竹翻书动作一缓。
四表兄元琅身子骨向来不好,近日不知因何,又生了场病,汤药如流水般往院子里送去。
她与元琅表兄惯常避嫌,也没有打听是什么病,只同其他表嫂一样,送了些温补药材聊表心意。
印象中,舅父从前便时常延请名医,父亲也寻过两位大夫送来江州,为表兄调理,然她不知还有这一桩内情。
“原是如此……”碧芜恍然,“难怪这两日先生连书院都没去,忧心得吃不下饭。”
霜蕊是个小耳报神,消息灵通得很,忙纠正道:“先生忧心的也不止四公子这一桩,还有大公子——听闻京城来了圣旨,大公子要调任工部了。”
雪竹:“调任工部?”
“是呀,听说是去当工部侍郎,还有什么使来着,”这些官职霜蕊弄不太明白,皱眉想了半晌也没想起,“总之先生不让,但大公子仿佛又很想去,先生正为这事儿发愁呢。”
都御使。
大昭常任命工部官员兼任都御使,司一地水患治理、堤坝修筑等要务。
元琛表兄从前带着妻小在鄞州治水,主持督修了沧河鄞渠,不仅解了沧河下游水患之累,还为其开辟了漕运之效,当初太祖也曾大加赞赏,
(buduxs)?()
若无伪帝之变,元琛表兄应早已高升了。(buduxs)?()
⑥想看不止是颗菜写的《换巢鸾凤》第59章第五十九章:那便做得不留痕迹些,将线索送给温家人吗?请记住。的域名[(buduxs.)]⑥『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可元琛表兄本就热衷治水工事,待在江州,虽很安稳,也能与家人相伴,于他的仕途抱负而言,到底蹉跎。
依舅父的性子,怕是留不住人。
雪竹思绪散漫着,不知怎的,一听到与洛京有关的消息,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某道身影……
前两日她上街采买,在茶楼里听人说洛京出了桩科考有关的案子,如此想起他,还算情有可原,毕竟这桩案子似乎是由他奉旨督办,当日还为此来过一趟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