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如何处置南安王府。
或者说如何给霍昭的事情定性。
从实际情况和北静王的战报来看,之前霍昭的战报显然是有很大水分的。
即便不出自霍昭的本意,也免不了一个误报军情、好大喜功的罪名。
更别说还因为他的贪功冒进,坑害了两万国朝精锐!
这些罪过加在一起,若非因为他本身战死疆场,否则只怕整个南安王府,早就被朝廷问罪了。
昨日大朝,文武百官就这个问题也争论了许久。
有说有罪的,也有说有功的。
这是百官的看法,自然也浓缩到这些一二品的大佬身上。
就为了给霍昭定性,这些阁臣、尚书们,已经在南书房吵了一个早上。
终于宁康帝看不下去了。
“够了!”
“霍昭之事,暂且不论。
待此战之后,朕会派人仔细核查清楚霍昭的功过,到时候自会给他一个公道!”
听到宁康帝语气中的阴冷,那些同情霍昭的心里不免一叹。
都知道南安王府此番在劫难逃。
其实事实差不多都摆在眼前了,宁康帝却说要战后详查?
查什么,自然是霍昭谎报战功的罪名。
也是,此番霍昭,确实让朝廷很被动,也让陛下很被动。
陛下恼怒,实在正常的很。
宁康帝道:“眼下,诸爱卿还是说说,到底派谁去接替霍昭吧。”
众人闻言,都暗暗思忖起来。
辽东虽然有北静王坐镇。
但是北静王毕竟太年轻,才刚及冠!
他又没有领兵的经验,此前不过是代天巡狩,刚好碰到了异族作乱。
从他猝不及防之下,被异族兵马困于一城,就可以知道,北静王之能,守一城尚可。
若叫他率兵平乱,只怕力有不逮。
而且,若说之前朝中大臣们或许还觉得区区边陲小族,不足为虑。
经过此一战之后,大家对这辽东建奴的凶悍,倒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霍昭也算得上是老了,竟然都在辽东翻了船。
这接替的人选,还真不好选。
若是把自己的人推上去,扭转了局势自然是大功一件。
万一要是办不到,或者说是步霍昭的后尘,到时候被牵扯那就太不划算了。。。。。。。
正在大家互相试探推诿的时候,太监来报:“荣国公在宫外求见!”
众大臣闻言眼睛一亮。
人选,这不就送上门来了?
唯独宁康帝眉头大皱。
怎么跟块狗皮膏药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