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爷又如何?”沈支言冷笑一声,“难道因为是王爷,便能肆意妄为了吗?正因他是王爷,是万民表率,更该明事理、知进退,岂能做出这般凉薄之事?若连自己的骨肉都能如此狠心对待,那对旁人呢?对天下苍生呢?”
薛廷衍见她仍是这般强硬姿态,眸色骤冷:“沈支言,你别不知好歹。”
沈支言冷冷扫他一眼,眸中尽是讥诮:“你且闭嘴吧,这馊主意究竟是谁出的,你我心知肚明。”
薛廷衍被她这般直白的话语刺得脸色发青,厉声道:“沈支言,你莫要欺人太甚,这桩婚事本就是我与你的婚约,后来被薛召容横插一脚,如今你倒怪起父亲来了?说的尽是些大逆不道的话。你这般没规没矩,还未过门就敢如此放肆。”
“薛大公子。”沈贵临猛地站起身来,面色阴沉如水,“这婚事既已谈不拢,那便即刻作罢。莫说是大公子,便是二公子回来,这门亲事也再无转圜余地。若王爷觉得退婚有损颜面,非要问罪我沈家,那便尽管治罪。横竖在王爷眼里,我们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高兴时赏个笑脸,不悦时便可随意打杀。但今日我沈某斗胆说一句,为人处世,总要留几分余地。若连家事都处置得如此不堪,又谈何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他说罢攥紧沈支言的手腕就要往外走,沈家众人纷纷起身相随。
薛亲王见势不妙,急忙起身挽留:“太傅且慢,诸位莫要动怒,且坐下慢慢商议。”
他面上堆起几分勉强的笑意:“方才确是本王思虑不周,一时情急才想着更换婚约,倒是忽略了沈姑娘的感受。”
他轻叹了口气,语气放缓道:“太傅莫要动怒。廷衍这孩子也是一片痴心,又恐他弟弟。。。。。。回不来,反倒辜负了沈姑娘,这才想着应下这门婚事。既然沈姑娘执意要等召容,那婚约便照旧。”
横竖都到这个节骨眼上,若因这等事与太傅府闹僵,对谁都无益处。
他说罢,接过沈支言那张纸笺,垂眸细看,只听沈支言道:“其一,我与召容的婚房需设在亲王府外,另赐府邸。眼下婚期在即,可暂居我太傅府陪嫁的别院。成婚后,王府不得干涉我们夫妇起居。”
“其二,望王爷日后给予薛召容应有的尊重。凡有差遣,须得先问过他的意思,不可再如从前那般随意指派。”
“其三,我不求王爷对他另眼相待,但求功过分明。属于薛召容的军功政绩,决不允许旁人冒领。这世道,原该是谁的本事谁得赏,若只会靠着父辈荫庇抢夺他人功劳,即便坐上高位,又能坐得了几时?”
很显然她在讽刺薛廷衍。
薛廷衍被她这番话说得脸上青白交加。
沈支言继续道:“其四,东街那两处钱庄,还请王爷归还薛召容。听闻那原是王妃留下的产业。王妃生前共有四座钱庄,如今却尽数落在他人手中。”
她抬眼直视薛亲王,声音陡然转沉:“至少该让王妃在天之灵知道,她的儿子不至于连母亲留下的体己都保不住。这世间做母亲的,总盼着孩儿能得些念想。”
薛亲王握着纸笺,这四条要求,条条犀利。尤其是第一条,搬出亲王府。满京城谁人不知,他薛亲王最恨子女离心?他曾当着宗亲的面放话,纵是死,薛召容也得死在亲王府的屋檐下。
虽先前薛召容出征西域前,他确实松口允诺过婚后可另立府邸,但那是要看他此番差事办得如何,更要由他这个父亲亲自安排。哪曾想这尚未过门的儿媳,竟敢当面提出这般要求。
尤其是钱庄之事,人还未进门,就敢伸手要产业?
薛亲王尚未发作,薛廷衍已按捺不住冷笑出声:“沈姑娘好大的口气!凭何要我父亲应你这些条件?那钱庄本就是我名下的产业,这些年我苦心经营,怎可随意让人。”
沈支言连眼神都未给她一个,只定定望着薛亲王:“王爷是明白人。这些条件,换薛家满门清誉,不亏。”
薛亲王深深凝视着眼前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子,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他原以为薛召容会钟情于温婉贤淑的闺秀,却不想竟选了这么个伶牙俐齿的姑娘。更令他意外的是,连沈太傅都不敢提的要求,她竟敢一口气列出四条。
“沈姑娘。”薛亲王缓缓开口,声音里透着森然寒意,“莫不是觉得我亲王府太好相与?他们母亲去得早,是本王含辛茹苦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如今到了成婚的年纪,倒要让你一个小丫头来教本王如何做父亲?”
殿内气氛骤然凝滞,连侍立的仆从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
说起这个,沈支言想起那个走在刀口上满身是伤的人,眼眶倏地红了:“王爷说含辛茹苦将他养大?那您可知道,这些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没有母亲护着,没人疼没人懂,丧母后他最需要父亲关怀的时候,您可曾给过半分温情?小时候由着旁人作践也不曾为他撑腰,十几岁就被您派去执行那些要命的差事,哪次回来不是遍体鳞伤?最重那次昏迷三个月,连个端药的人都没有,而您这个做父亲的。。。。。。”
她喉头哽咽得厉害:“儿子都快死了,您就不曾心疼过吗?这般行事,叫人如何相信您是他的亲生父亲?”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您却把他当作刀剑般使唤。他也曾盼着能像寻常孩子那般,得父亲一句夸赞、半分疼惜。您待薛廷衍如珠如宝,待他却连府中下人都不如,叫人如何不疑心你们并非血亲?”
“这些年他立的战功、攒的政绩,哪样不是被薛廷衍顶了名头去?王爷看着两个儿子这般不公,心里就当真痛快?若换作是您,辛苦挣来的前程要拱手让人,该是何等滋味?”
她不禁苦笑:“我实在不明白,他究竟做错了什么,能让您厌弃至此。上回他从西域回来,头部重伤险些丧命,可曾见王爷过问半句?还有那位整日把兄弟情深挂在嘴边的兄长,可曾去瞧过一眼?”
她说着说着,含在眼眶里的泪水落了下来:“没有利用价值时便弃如敝履,需要时又召之即来,你们究竟把他当什么?”
这些日子积压的情绪在此刻决堤,让她骤然明白,原来薛召容早已在她心底扎根。起初或许是怜他处境艰难,敬他铮铮傲骨,觉得与这般人物共度余生也不算委屈。可如今才惊觉,哪是什么权衡利弊?分明是情根深种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