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粮之事板上钉钉,不过这数目王某并未勘验过。”
王濬一边解释,一边不由得额头上冒虚汗。
“王府君就不好奇么。
每一条后面那些一二三,乃是在下去粮仓查证后标注的,您就不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么?”
石守信笑着问道,只是这脸上的笑意,看着有点冷。
“是何意呢?”
王濬问道。
“一代表淮南一叛时借粮,二代表淮南二叛时借粮,三则是代表淮南三叛时借粮。
我这么说,王府君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么?您是真糊涂呢,还是装糊涂?”
石守信用食指敲击了一下桌面,此刻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假佐,还带“权”字,但他的能量之大,绝对不是王濬可以轻视的。
王濬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他知道,自己的麻烦来了。
淮南叛乱,河东的世家居然找屯田的典农中郎将借军粮,他们是想干什么?
是想配合造反呢,还是造反呢,还是……造反呢?借那些粮食,总不会是自己吃的吧?
难道一口气吃几万斛?
会不会,是为了背刺已经出兵淮南的司马家呢?
或许是,或许不是,所以,还是让司马昭看看,让司马昭来判断一下比较好,对吧?
那么作为河东郡的太守,郡内有这么大的隐患,这究竟是因为能力不足失职呢,还是因为跟河东地方的大户沆瀣一气呢?
很多事,可经不起推敲和细查啊!
“谒者若是要对付王某,直接索拿便是,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既然愿意书房密谈,那自然是有妥善的处置之道,您有话不妨直言。”
王濬沉声说道,已经不打算绕弯子了。
石守信点点头道:
“王府君是明白人,我就这么说吧,大将军有伐蜀之意,这个朝野皆知。
所以他很在意,河东郡内大户,对他到底忠诚还是不忠诚。
王府君,您说,您忠诚么?
如果忠诚的话,该怎么证明给大将军看看呢?
如果这封文书送到大将军府,您这河东郡太守,只怕已经当到头了。”
石守信敲打王濬道,打消了对方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司马家是搞背刺起家的,所以就格外看重别人对他们是不是忠诚的!
光嘴巴说是没用的,司马懿当年甚至还指洛水为誓呢!
要证明“忠诚”,得有具体的行动。
“请谒者示下!王某肯定是有诚意的。”
王濬急得满头大汗,就差没说直接给石守信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