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
姜维屯田沓中,手下的军队既要参与春耕,也要参与作战,并非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化军队。
现在是冬天,出兵的话,姜维手下每一个都是战士,状态极好。这时候出兵有点蠢。
还不如等到春季的时候再动手,那时候姜维的注意力放在春耕上,必须分出不少人力参与其中。
那时候,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
司马昭搞这么着急,究竟是图个什么呢?
……
正当邓艾准备粮秣辎重的时候,褒斜道这边,负责修复栈道的队伍,因为前方复杂的路况,不得不停了下来。
许仪并非是精通工程的将军,当前锋军主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可以,但如果遇到栈道被完全烧毁,那他就没办法了。
石守信带着那一百专属部曲,一路向南抵达了一个叫“姜窝子”的地方,这里水流汇聚,因此水位变得比之前高了很多!
之前经过的栈道,下方都是有支撑,或者斜撑的。这里水深太恐怖,以至于完全无法给栈道立足支撑。
当年,诸葛丞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石壁上凿开方形孔洞,直接将大小正好的方木填塞进里面,以此为横梁,在上面铺设木板作为栈道。
然而,当年褒斜道是蜀军北伐的交通要道,蜀军自然对于维持这里的栈道很上心。但随着诸葛亮去世,蜀国对于汉中的防御策略变成了战略防守,因此这些方木横梁的栈道也被蜀军一并烧毁。
相传是赵云烧的。
这地方跟北面的气候是两个概念,前面的路靠近陕西,溪水有冰,到这里气候更靠近汉中,河水反倒是不结冰了!
看着眼前碧绿如蓝的褒水,又看了看刀削一般的山壁,以及山壁上的方孔,石守信好像明白了什么。
“石监军,实在是没法继续往前了。前锋军因为修栈道已经折损了几十个弟兄,也修累了。
前面的路,大段大段要修,就近又无法取得这种粗大的方形木料。要如何施工,许某心中也没底,大概要返回三交城再做计较了。”
许仪叹息说道,一脸沮丧。本来可以拿到一点军功的,可是前面道路被拦住,大军又过不去,他这个先锋官不被钟会斩首就要偷笑了,想拿功劳简直做梦!
“嗯,先回三交城再做计较。”
石守信点点头道,卡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不如回三交城据点先让前锋军休整一下,然后让胡烈召集军中大佬们开个会,集思广益,顺便拉人一起背黑锅。
果不其然,回三交城后,许仪向胡烈禀告前方栈道无法修复的情况,胡烈勃然大怒,借机打了许仪五十军棍,夺了他先锋官的职务,让他带着本部人马前军变后军,跟一个叫李苞的将军互换序列。
这看似残酷,实则是在保护许仪,让他免于被钟会找茬清算。许仪显然也是知道套路的,笑嘻嘻的被打五十军棍,临别时还跟石守信有说有笑的。
处理了许仪,只是解决了前锋军“违反军法”的问题,并不能解决褒斜道被阻塞的问题。
无奈之下,胡烈一方面向钟会禀告,褒斜道靠近汉中段已经被蜀军烧毁。并且强调这段路不仅难走,而且山壁下方全是河流。
另外一方面,禁军中善于修建营垒,精通土工作业的将领李苞,被胡烈请到了三交城商议修建栈道的大事,并请他带兵在前面开路。
没两天,钟会的军令到了:克服困难修栈道,要确保修好,不耽误行军。傥骆道这一路为主攻,褒斜道这一路为佯攻,只要在明年四月以前,确保发动总攻就行了!
算算时间,满打满算还剩下三个月。
胡烈也好,石守信也好,他们这些走褒斜道的将领,这才回过神来。
钟会离开这一路,并不光是因为他领导不力,而是钟会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这条路根本不能通行!
攻克汉中的希望,还在李辅那边。
能在司马昭身边混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傻子。钟会眼见走傥骆道的魏军将领一个个都桀骜不驯,便把他们安排在这条线上耗时间,免得影响自己的计划。
谁听话,就把谁调到另外一路!
石守信虽然机敏,而且还是半开卷考试,这一次依然是被钟会耍了。
如果栈道不能如期完工,自胡烈以下,这一路大半的将领都会被处置,落不到好。石守信作为监军,更是跑不掉。
该如何破局呢?
三交城城内的一处军帐内,胡烈正面有忧色看着石守信、杜预等人。桌案上摆着一块木板,刻在木板上的,是一份“工程草图”,是石守信带着人测量后画的。
山壁上有多少个孔,间隔分别是多少,每个方孔的边长,深度,都已经勘测过了。
在图纸上有编号,有数据,可谓一目了然。众人都佩服石守信在少府办事的时候,做工程的基本功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