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石守信看向钟会,面色忽然一变,无比严肃。
随即他拔出腰间佩剑,指着钟会大声呵斥道:
“钟会!我也是朝廷任命的监军,只有镇西军司马卫瓘可以斩我!
其他人斩监军形同谋逆!
你刚刚是不是想谋逆!你大声告诉诸位将军,刚刚你是不是想谋逆!
这伐蜀大军不是你钟会一人的私军!”
他这一声大吼,所有人都看向钟会,眼神里带着玩味,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讲和,都在看钟会的笑话。
此刻钟会也回过神来,明白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然入了套。
这场冲突要是传到司马昭耳朵里,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监军,不是大都督可以处置的,只有更高级别的监军可以处置监军!
要不然啥事都你一人说了算,那监军不是摆设?
眼看事态奔向崩溃的边缘,卫瓘连忙上前把石守信的佩剑夺下,重新插入他的剑鞘。
随后,他上前对钟会作揖行礼道:
“大都督,许仪是否有罪,明日前往栈道观摩便有定论。若是栈道没修好,直接拿下问罪无话可说,现在倒是不必搞这些意气之争。”
卫瓘说话慢条斯理,看似在讲和,实则已经是毫不遮掩的拉偏架。
“大都督,下官会一些营造之术,明日下官可以避开他人的干扰独自核验,绝对不偏不倚。”
此行一直低调做人的杜预,忽然站出来对钟会建议道。
他这话好像是一个重大风向标,之后很多人都陆陆续续站出来,说此事明日眼见为实便好,现在没有什么好争的。
眼见众怒难犯,钟会只好冷着脸拂袖而出,连个招呼都没打。
钟会走了,但事情还没完。
众人纷纷散去之后,石守信被卫瓘叫到了自己所居住的营帐。
卫瓘派人送来了热粥和烙饼,屏退闲杂人等后,二人一边吃一边闲聊,气氛并没有如外人想象中的那么紧张。
“今夜你临机决断发挥不错,有些话不适合卫某开口,你来说正合适。”
卫瓘收起脸上的笑容说道,算是对今夜石守信的言行定性:你所做之事很好,我虽不能大鸣大放的跟钟会对着干,但是我觉得你并没有做错什么。
卫瓘的态度,在石守信的意料之中。
原因很简单,这支伐蜀的精兵,同样跟卫瓘本人没什么交情!他也需要收买人心!
为了组局伐蜀,司马昭其实是使用了多层次交叉制衡的手段。
监军里面有世家子弟卫瓘,也有寒门(如石守信这样的)出身的。
军中的高级指挥官,有身边的亲信如钟会,有司马家的传统嫡系如胡烈、李辅,但他们此前都不是在雍州军中挂帅的人物,也是从别处调来的。
如胡烈,就是近期从荆襄那边空降到军中的。
雍州军的中下级军官,则是类似于许褚嫡子许仪这般的“军二代”。他们对于司马家或许也不太感冒,可是其他人想拉拢他们也没门。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天龙人子弟在军中镀金,如杜预、羊琇、贾辅等。
可以说,这支军队从上到下都是一支散装的,无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威,来实现私人目的。
这样看来,司马昭也算是平衡小能手了。
当然了,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不管是什么人,想挟持这支军队造反基本上不可能,坏处则是很容易内斗。
今夜挑衅钟会,高调出手,便是石守信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