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文坛,大地震了。
原因很简单,霍垣带领着自己的足球小队,在下午去电影院看了《让子弹飞》。
四人齐齐在一些社交平台公开发声,大赞这部电影!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只是夸,倒也只会让文坛地震,而不是大地震。
重点在于,他们不是简单的夸,是大夸特夸!
一首《送别》,歌词就被捧到了天上。
要知道,当今文坛,任何一位诗人、词人的作品,能同时得到他们四位的盛赞,绝对会立刻声名鹊起。
当然,骆墨虽然人不在文坛,但的确在文坛留下了许多传说。
对于他的词很牛逼,很多人其实已经有点习惯了。
可是,这电影就真有这么神吗?
文坛里,很多人都在呼朋唤友了。
“去看看?”
“那肯定要看的啊!”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仅要看,而且也要学一学这四位老师,看完后稍微写点什么,凑个热闹。
嘿嘿,也算是新年的一桩雅事嘛!
这让电影圈里,那些从没收到过骆墨工作室的钱的影评人,直接傻眼了。
有些见钱眼开的影评人,对于骆墨从来不来【充值】的行为,甚是不满。
他们觉得自己是能给电影锦上添花的。
但你如果这么不需要我们,我们也不会来给你白写。
润笔费不给,我就算写,也是骂人的话。
事实证明——真的不需要你们。
笑死,你们能有这些“业余影评人”能写?
你们能有文坛里的这批“业余货”文笔好?
要说锦上添花,你们有霍垣和姚语等人的影响力吗?
——爱写不写!
而四位文坛里的大佬,他们所写的东西,角度是不同的。
曹铜写的是最短的,就一行字。
“孤独而又伟大的主角,孤独而又伟大的导演。”
很多普通观众,都是看到了最后,才觉得张麻子很孤独。
曹铜不一样,他早就觉得了。
张麻子第一次带汤师爷去发钱,给师爷戴上了一筒的面具,他问师爷:“过瘾吗?”
师爷笑着道:“过瘾!”
第二次发钱,他问师爷:“你去不去?我们去发钱。”
汤师爷的回复是:“糟践东西,不去!”
很多人加入到所谓的高尚的事业中来,不过是来体验一下的,来过把瘾的。
因此,他早就猜测,结局应该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