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来,崔家和李氏一族的人都分开了,各自去找自己感兴趣的。
李耀明要照顾崔行预,李耀安则跟着童秀才,方便照顾他。
童秀才专门去听了算数课,他于这一学问上,都是自己摸索,想要教导他人,还差些火候。
为了以后好教导族学中的孩子,童秀才第一站就去了算数课的讲堂。
李耀安带着虎头跟随,让李耀光看着这些族中来的人。
李耀光还想着找王朝呢,听了李耀安的话,也明白现在可不能光顾着自己玩。
族中来的人当中,还有几个是刚进学来涨见识的。
怕他们和别人起冲突吃亏,还是要去看着一些才好。
李耀光匆匆走了,抓住几个乱跑的家伙,去了讲《三字经》的讲堂。
童秀才听了算数后,又去听别人辩论。
辩论的题目居然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换了个地方,这边辩论的是:商人于国家之利弊。
这个正常些,童秀才也想听听,就跟着李耀安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他们这边的三个人,坐下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因为众人中间站了一个人,正在高谈阔论。
只见中间分那个人,用力甩了甩衣袖道:“商人见利忘义,最是爱发国难财。吞噬国家财产,大肆囤积粮食,更是以钱财诱惑朝廷官员,做这伤天害理的事!”
可见这位仁兄,对商贾有多大的仇恨。
听了这话,有人不同意,直接拍案而起怒道:“也有商贾施粥施粮,更甚至捐钱给朝廷,用以赈灾!”
“那是他们所图甚大!”
两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甚至群情激愤。
“李耀安!你来说!”反驳那位仁兄的,正是云清书院中的一个学子,家中有人经商,眼看要辩论不过。
看见书院中,众夫子推崇的李耀安,就想着找外援。
李耀安这个名字,在清江府还是小有名气的。
他是小三元,又因为文章被朝廷赏赐过。众人听了这个名字,立马朝李耀安的方向望去。
吵闹的亭子,居然顿时安静了。
童秀才脑门上汗都出来了,毕竟这个可不好辩。
说商贾好,会被文人说和商贾之间有利益往来,一世清名,不知会不会被污。
若说商贾不好,那也不好。以后为政一方,可要怎么和地方上的商贾打交道?
李耀安站起身,走到前方,朝众人行礼道:“既然诸位不嫌弃小子才疏学浅,还望小子的拙见,不让诸位太过介怀。”
众人连连说了,不会不会。
李耀安这才说道:“商贾大行之弊,在于资源吞噬而不出,见利方出。”
“商贾大行之利,在于资源之流通。”
“这世上有好人有坏人,有只图利益的商贾,祸害一方,侵吞钱粮。也有不只图利益的商贾,会顾念百姓和国家。以诚信为本,造一地之兴盛!”
坚持认为商贾祸国的那位仁兄当即站起来怒道:“你这是两边都不得罪,没个主张!”
李耀安淡淡回了一句:“这世上是非黑即白的吗?”
“你……哼!”那位仁兄无话可说了,恼怒地挥袖而去。
“好!”童秀才拍掌叫好,众人当即跟上,一起拍掌叫好。
李耀安朝众人行了一礼,先一步出了这个亭子。
童秀才和虎头立马跟上,再也不想去凑辩论的热闹了。
中午的时候,云清书院提供了菜包子,还有热水。
毕竟来的人太多了,提供太好的吃食,开销太大也提供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