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岚踏入殿内,但仍然穿着命妇衣裳,而非朝臣的袍服。
臣,池阳县主慕容岚,见过陛下。
李瑾抬起头,只见慕容岚将官诰、铜符一一奉还,臣是前燕公主,左右备身乃陛下身侧最亲卫,当由大楚的宗室,与陛下的心腹担任。
朝中那些声音,你无需理会。李瑾起身,并亲自将慕容岚扶起,他们并不了解你,自然也没有信任可言,但朕用人向来不疑,朕相信你,更不愿在新朝埋没你的才能。
这几年,朕一直在找机会让你入仕,燕地的动乱,足可见你的诚心归顺。李瑾又道。
武安侯的话点醒了臣。慕容岚回道,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何身份,无论能力如何,只要在旧制之下,就永不得出头。
而纵观这世间,敢于对抗那股力量,即使知道会粉身碎骨,也浑然不惧,毅然前往的,就只有陛下一人。
陛下的所思所想,目光与见地,都要远超世人,这是何等的魄力与勇气,这或许是比成王之道更加艰难的,成圣之道。
蒙陛下信任前往地方平乱,又为巡查使,督察各地秋闱,下至民间,臣收获良多。
臣看到了陛下治理下的国家,一个全新的国家,所有目标一致的人,都在为之努力,陛下的福泽,降至世间,成为了她们摆脱束缚的底气。
臣想,饱受旧制之苦的我们,应该没有一个人不向往与仰慕于陛下。
能为陛下信任与器重,辅佐陛下,是臣毕生的荣幸。慕容岚再次拜道。
※※※※※※※※----
天授四年十二月冬,各州将通过解试的乡贡士送往京城赴考。
天授五年正月,皇帝下诏,任命中书侍郎赵砚书与内舍人萧鸢鸢同为知贡举,负责此次礼部试。
宫城
礼部所收到的投状,经过统计,共有二千七百一十一人,其中女子人数,仅占七十一人,尚不过百。礼部将投状的名册与人数统计后,呈交到了御前。
李瑾对于这个人数,并没有十分满意,这还是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严法之下,并且处置了许多徇私枉法的地方官来威慑各地刺史,才有的局面。
毕竟是第一榜,天下人还没有意识过来,还在观望。李瑾说道,按照这个人数,看看殿试结果吧。
喏。
※※※※※※※※
天授五年二月,随着一声晨钟从长安皇城内传出,礼部位于坊间的贡院打开了大门。
应试的乡贡士纷纷取字号进入考场,并接受搜身。
陈郡谢氏。来自齐地的礼部官员抬起头,发现是个女子,但眼里的目光并没有表现出异样,陈郡谢氏这个姓,当年何等风光,科举开设已有几年,却少见谢家子弟了。
卯字三号。说罢官员便将号排给了她,祝你好运。
借官人吉言。
谢氏拿着房号经过搜身后,踏入了贡院,旋即便找到了对应的考场。
进入贡院应考的贡生多达千人,但女子仅占了数十,除了考试的条件艰苦之外,她们还要忍受来自各地贡生的议论与排挤。
你们看,还真有女子来应试。
遇到一些品行不端之人,还会上下打量,小娘子长得这般好看,怎想不通要来吃这种苦?
那么阁下觉得,什么才是不苦?被堵住去路的谢氏停下脚步反问道。
以娘子之容貌,一定能够寻得家世、样貌上等的郎君,从今往后,衣食无忧。搭话的男子回答。
哦,谢氏轻描淡写的回道,既然阁下觉得笼中雀安逸,又为何不做王孙之宠,要来挤这功名?
男子当即拉下了脸色,当世之风,崇尚阴柔,豪门多养男宠,但读书人却以此为耻。
都回到号房中,不允许攀谈。巡逻的考官大声提醒道,否则取消资格,轰出考场。
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听到后,便纷纷回到了号房,那男子虽怒,却也不敢再继续多说,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