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美人谋妖后无双 > 第411章(第2页)

第411章(第2页)

队伍从他身侧略过,便有几个同僚同他说道:赵舍人是中书省的文官,武安侯怎会搭理你。

中书省?赵砚书有些疑惑。

前不久朝廷处决了一个案子,中书侍郎与武安侯都快在朝堂上打起来了。文官回道。

贺氏案吗?赵砚书虽在长安,却也知道推动新法确立的贺氏案。

整个中书省都得罪了武安侯,也就你运气好,去了长安。同僚又道,并打量着赵砚书的容貌,不过,长公主这般看重你,不被武安侯所喜也正常。

武安侯与平阳公主之间的事,已非密事,而赵砚书以寒门上品入仕,短短两年时间一路高升,进入机要,就连迁都这样的重任,平阳公主都交给了他,面对这位新晋的宠臣,群臣也多有议论。

谁能想到武安侯那般地位的人,竟也要争宠呢。

赵砚书听后心中很是不悦,他虽出身寒门,却是以才学入仕,又恰逢遇到战乱,一身忠骨,而后至承明殿政变,立救驾之功,如此才一路升迁,进入了中书省。

我记得襄阳破城时,文武百官散尽,只有赵舍人和几个禁军统领还守在长公主与陛下身侧吧。因贺氏案升任廷尉少卿的贺宏替赵砚书向众人澄清道。

唯有国难时,才能彰显忠贞,赵舍人不用理会他们。贺宏驾马到赵砚书身侧说道。

贺宏作为中书侍郎贺昭文之子,官员们虽心生不满,却也不敢招惹。

赵砚书拱手答谢,而后便看见了天子的仪仗,于是下了马。

臣,中书舍人赵砚书,叩见陛下,长公主。赵砚书整理好衣冠走到车架前跪伏,幸不辱使命,长公主之厚望,长安为迁都做准备,历时一载,现已筹备妥当。

仪仗队伍忽然停止,整个迁都队伍也停了下来,平阳公主陪同天子乘坐玉辂,见到赵砚书后,很是开心,迁都之事辛苦赵卿。

为君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能得长公主信任,是臣之幸。赵砚书回道。

平阳公主看着赵砚书风尘仆仆的样子,于是挥了挥手,女官萧鸢鸢从宦官手中接过一碗驱寒的羹汤,赵舍人为接驾,舟车劳顿。

赵砚书将汤一饮而尽,多谢长公主厚爱。

等到了长安,吾还要赏赐你。平阳公主道,赵砚书呈至楚京的,长安城的官制革新,进程比她预想的要快,而赵砚书的聪慧与才能也深受她赏识。

※※※※※※※※

襄阳

至襄阳时,平阳公主特意绕道入了襄阳城,这里曾埋数万楚军忠骨。

在战争结束后,朝廷对襄阳城进行了修缮,作为枢纽,如今的襄阳,比从前更加繁华。

武安侯。

萧怀玉登上了襄阳城的城楼,城楼上还残存着当时被战争破坏的痕迹,一年多的时间,并没有完全被冲刷,同为武将,襄阳当时的惨烈,萧怀玉能够想象得到,大将苏定成便是战死在此座城楼上。

是襄阳的坚守,才让萧怀玉成功攻克潼关,进取关中,从而扭转了楚燕之战的局势。

赵舍人。

赵砚书也来到了城楼之上,并走到萧怀玉身侧,见过武安侯。

萧怀玉只是撇了赵砚书一眼,并没有说话。

赵砚书便站在了她的肩侧,武安侯登楼,是想起了当年与前燕的战争吗。

那一战的艰苦,恐怕只有这里长眠的忠骨知道。萧怀玉说道,当年夺取关中后,她便知道了襄阳的惨烈,同时也知道了苏定成的死讯,西进,是我的决定,我的功勋,是这城下所累的万骨堆砌而来的。

战火之下,牺牲是无可避免的,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被相信的能力。赵砚书从旁道,而结果,也并没有让人失望。

当初襄阳城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百官纷纷上疏东迁,楚京的百姓也都纷纷东逃,长公主不愿离去,于是顶着所有压力,准备背水一战。赵砚书又道,当时前燕的大军已经到了楚京城下,而城中守军,不过数千人,燕军一但攻城,楚京将毫无胜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公主却依然留下,只因为公主相信武安侯。

公主将一切都托付到了武安侯的身上。赵砚书继续说道,下官想,如果只是君臣,那么自古没有君臣可以做到如此信任,这不光是信任,还有认可。

下官只是个外人,武安侯的心里,应该比下官要更清楚。

萧怀玉侧头看着赵砚书,她张开口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下官可不是公主的说客。赵砚书又解释道。

普通君臣,也做不到如此吧。萧怀玉说道。

赵砚书忽然愣住,而后便明白了什么,不但没有紧张,反而笑问道:倘若下官真与公主有什么,武安侯还能留我在此?();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