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还没说话,倒是汪涛踌躇:“这……不好吧。行业规矩账期都是一个月,其实我们也不是很着急。”
陈平江笑着摆摆手:“前期先这样吧,等大疆现金流充足了再改回去。”
陈平江将笼络人心做到了极致,他完全相信后面大疆要再次融资的话,橘子科技会成为唯一的投资方。
林彬彬也点点头:“好的,陈董。”
国内的大疆phantom1销售额尚且能勉强做到一周一结,但海外的销售额自然不可能,这么做的话,几乎要靠橘子科技的自身现金流垫付。
好在橘子科技家大业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橘子s4的成功发售,三代pad的推出,加上蓝牙耳机、智能手表、小橘音箱,橘子科技可谓是赚大了,单季度毛利估计都能做到两百多亿。
不过这笔钱的大头要用来研发,以及扶持产业链发展。
比如入股京东方、歌尔股份、欧菲光、隆盛科技等。
因此算下来最后也不是太富裕。
这是陈平江的布局,他最近太高调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迎来制裁,早做打算为好。
等到这些国产供应链成熟起来之后,收益会远远大于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橘子剩下来的钱还要用以支援盘古ai的,当然其他几家集团也得按比例出钱,全部算到融资里头。
就这,陈平江多少还要自己掏点,才能勉强养活ai。
在应用面没有铺开,盘古ai显然只能硬着头皮去亏损。
这就不是一般的小公司能够玩得转的。
再说九州汽车,也是背靠着陈平江和比亚迪两个金主爸爸,才能很好的活着。
科技界有时候就是如此,投入和产出是挂钩的。
一些车企为什么做不出来更好的产品,为什么后来慢慢被边缘化?不是因为他们很菜,而是研发真的很费钱。
华为的车bu7000名研发人员,完全是拿人堆,拿钱砸。
相较之下,传统汽车厂商每年在智能座舱无人驾驶的研发费用十几亿,你就说怎么比的过?
陈平江比其他集团更强大的,其实并不是他的管理能力。
制胜的法宝也不过是绝对不走弯路,多点见识和远见。
凭着已经起来的规模和产业,剩下就是靠钱去砸,靠人去堆。
要不是去年陈平江在股票市场搞了几笔钱,后面能否养的起华芯都是两回事。
他现在就是等米下锅了。
不管什么级别的领导过来视察参观,陈平江一律叫穷。
领导们笑问你还哭穷的时候。
陈平江就掰着手指头算账给领导听。
反正补贴给外企或者给那些垃圾企业,倒不如给陈平江,起码还能真正的看到回报。
各集团内部相对安定的时候,外界早已经锣鼓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