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建议,“可做修改。”
“遣词造句可改,但是书本核心不会改,既然是这样,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
这不行那不行,就连嬴政的处理方式淳于越都不满意。
“君上认为臣只是纠结于这一本书吗?臣是为了大秦的未来啊,若大秦未来朝堂之上全是阿谀奉承的小人,谄媚欺上,大秦又该如何!这种风气的口子不能开啊。
若是君上一意孤行,臣今天就跪死在这里,以全臣之忠心。”
动不动就一副置生死于度外的死样子,嬴政也拿他没办法,所以只能把问题抛还给淳于越,“淳于卿既然拒绝了这么多办法,相比已经有了更好的了,何不说出来?
嬴政想的没错,淳于越已经有主意了。
一开始淳于越的打算就是,如果嬴政没有看到书中的内容,他就一把火烧了,毁尸灭迹;
如果嬴政看到了,毁尸灭迹就不可行了,但是让他昧着良心承认这本书的存在他也不甘心。
“君上明鉴,臣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臣知道无论下达什么命令都会让君上为难,臣也不逼迫君上了,臣想让君上做主,为我和叔孙通设立一个公平的比试机会。”
他要用学识碾压叔孙通。
淳于越计划的很好,如果他赢了这场比赛,那叔孙通改造儒家的计划就不会很快推行,即便有嬴政在背后支持也不行。
那样他就有更多机会,更长时间和所谓的新儒家作斗争,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如果他输了,也不亏,至少他能影响更多的人反对新儒家。
当然,他输了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这个要求不是很过分,嬴政没有为难就答应了淳于越。
得到嬴政的首肯之后,淳于越顾不得失了礼数,简单行了告别礼之后转身就离开了。
他要抓紧时间备战,即便这是一场必胜局。
等淳于越的身影看不见了,嬴政才问嬴子瑜,“现在你能告诉朕你们做了什么了吗,淳于越这么如临大敌可见不是小事。”
嬴政不相信只一本书就让淳于越这么忌惮。
嬴子瑜本打算糊弄过关的,但是嬴政了解她,“朕可不是你仲父那样的蠢瓜能被你欺骗,事情没出成果之前嘴里没一句实话的小骗子。”
嬴子瑜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事以密成嘛。”
“行了,朕还不了解你。”并没有纠结很久,嬴政将目光投向还跪着的叔孙通,“你是叫叔孙通是吧,你来告诉寡人,你和太孙都干了些什么。”
因为事先没有串通好,以及此刻嬴政的提防,叔孙通只能照实回答,“回君上的话,也没做什么。
就是将这些理论和观点写成书,刊印成册发放给一些儒家弟子而已。”
嬴政不信,“只是这样?你在跟寡人玩心眼子吗?寡人想知道一件事情很容易的。”
嬴子瑜是一个合格的老大,这时候就该挺身而出了,“还有就是学着之前仲父的样子搞演讲,不知不觉引起了很多弟子的共鸣。”
“有多少人?”
:。
嬴子瑜竖起了三根手指。
“三百人?”
嬴子瑜摇摇头,“是三千人。”
这话一出,不只是嬴政晃了神,就是蒙毅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尤其是身为祭酒的王绾。
“大秦学宫内的儒家弟子怕是都不足三千人吧,难不成他们都来了?”
嬴子瑜这时候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倒没有,这些儒家弟子中还是有很多反对者的。
但是有反对者又如何,耐不住其他学派的学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生怕事情不够大,纷纷来支持,所以看着就显得人多势众了。”
这样嬴政才理解为什么刚刚淳于越这样生气了,“这样声势浩大,支持者众多,不知内情的淳于越怕是危机感十足才这样了。”
嬴子瑜撇撇嘴,“淳于先生真是的,也不听完我们的话就生气上头了。
这些又不是儒家弟子,他们的意见有什么用,反倒急吼吼的闹的人尽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