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李悠南把卢小兰送回学校,让她自己去适应。随后,便开着车回到陈坤杰那里。
原定在重庆游玩的时间,只能延长到两周左右了。
不过倒也没什么关系。
原本他的旅行就不是走马观花式地完成任务。
在一个地方多待一段时间挺好的。
中国这么大,能让人长时间停留的地方本就不多。
和陈坤杰说定之后,一些必要的手续还是要办的,免得将来扯皮。
虽然李悠南和陈坤杰都清楚彼此不是那种人,但做生意归做生意。
和朋友更要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免得将来因利益问题反目成仇。
作为合伙人,他们各自占50%的权益,直接通过法律规定下来。
各自要做的事情、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一并形成书面内容。
事后,陈坤杰得意洋洋地对李悠南说:“虽然我占了你点便宜,但现在咱们可是白纸黑字,可不能反悔了。”
李悠南哑然失笑。
他这才明白,原来在陈坤杰的视角里,真觉得他自己占了便宜。
想想也是,陈坤杰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
铺面里的设施设备都是现成的。
他开这个火锅店,虽说拿出不少东西,但实际没付出多少真金白银。
而且,一家火锅店起决定性作用的“特色”,他并不具备。
做生意是一定需要特色的!
也就是你独特的卖点。
这个位置客流量还算大,但也算不上绝佳的黄金口岸。
没有特别的卖点,别人为什么要来吃你家的火锅呢?
在火锅店里长大的陈坤杰深知这个道理。
他家火锅店的特色,或者说护城河,就是实惠,菜量足够大。
但这也是有原因的,他家火锅店靠近菜市场。
有固定的店铺送菜,送了很多年,成本方面能够压缩。
再加上父母不贪心。
而在这里想要复制家里的模式就比较困难了,只能从味道或者其他方面入手。
李悠南听了陈坤杰的话,摇摇头说:“你的想法,也不能说不对。但是呢,现在是流量时代,你还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地方。”
“现在要做好生意,学会用流量思维很重要。”
做餐饮,核心当然还是味道要好,但味道好也得有人知道才行啊。
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两人这会儿正在火锅店里,陈坤杰问:“你打算怎么做?”
李悠南拿出手机,对着火锅店里的各个地方一顿拍摄。
陈坤杰皱起眉头,奇怪地问:“你要宣传,也得宣传装修过后的火锅店吧,拍现在这个样子有什么用啊?”
李悠南淡淡地看了陈坤杰一眼,说:“你刷到那种一本正经介绍火锅店的广告视频,第一反应是什么?”
陈坤杰想了想,说:“我会认认真真、津津有味地把那个广告给看完。”
李悠南捶了陈坤杰一拳,陈坤杰这才哈哈大笑道:“谁会看那种广告啊!当然是直接划掉了。”
李悠南点点头说:“没错,很多人做自媒体,就以为拍个视频介绍一下火锅店,发到网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