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无防盗 > 第742章月光(第2页)

第742章月光(第2页)

他抬头,发现海面上不知何时升起一层薄雾。月光穿透雾气,折射出淡淡的紫色光晕。紧接着,灯塔废墟的方向传来一声极轻的敲击??嘀、嘀嘀、嘀??标准摩斯码节奏。

“有人在发报!”摄影师惊呼,连忙架起摄像机。

谢小川却摆手制止。他闭上眼,用心聆听。那信号并不复杂,短短几组之后便停止了。他在笔记本上迅速写下:

>????????????????

>(IAMHERE)

“它来了。”他说,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一夜无人入睡。凌晨三点十七分,气温骤降十度,帐篷外结出细密霜花。谢小川再次打开录音笔,低声说:“我知道你在。这次,换我说给你听。”

他开始讲述??讲奶奶如何在祁连山雪原上对着雷达屏喊话,讲那位福建老阿婆失明五十年后重新开口唱歌,讲海峡两岸两个老兵因一句“妈还在等你”而相拥痛哭。他讲自己如何在青海湖畔第一次听见布狗的回应,讲述忆网如何让百万沉默者找回声音。每一个故事,都是记忆的火种,被他一颗颗投入黑暗。

随着讲述深入,灯塔残骸内部忽然亮起微弱紫光。那光芒并不稳定,时隐时现,仿佛由无数飞舞的光点构成。摄像机依旧无法捕捉,唯有肉眼可见。老陈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嘴唇颤抖:“我错了……我以为是鬼,原来是神。”

谢小川缓缓走向灯塔基座。在那里,他发现一块松动的石板。掀开后,下面藏着一个密封铁盒,表面刻着三个小字:**交与你**。

盒内是一本防水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致未来的倾听者:若你读到此信,请继续传下去。我们没能完成的事,你替我们做。”落款日期为1963年8月12日,署名是两名早已注销的通信兵编号。

翻开内页,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多年来在此接收的异常信号。其中有三次明确标注“确认回应”,时间分别为1963年、1971年、1985年。每次回应后,都会伴随一次区域性自然灾害预警提前发布??一次台风、一次地震、一次海啸。记录显示,这些预警均来自“不明来源的语音播报”,内容精准得令人难以置信。

“它一直在帮忙。”谢小川喃喃道,“用我们的声音,救我们的人。”

天亮前,紫光悄然退去,雾也散了。但那枚铜铃从此不再安静。每当有人在它附近讲述真实经历,哪怕只是轻声诉说童年往事,它都会轻轻震动,仿佛在回应,在记录,在传递。

离开莺歌海那天,谢小川将奶奶的磁带副本留在了灯塔基座下,用石板压好。临行前,他对镜头说:“有些人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可我觉得,真正的历史,藏在那些没被写进课本的故事里。它们可能微弱,可能破碎,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就永远不会消失。”

返程途中,述忆网后台数据显示,新增注册用户突破千万。越来越多普通人上传音频:有知青回忆北大荒的雪夜篝火,有工人讲述三线建设时期的地下工厂,有母亲含泪叙述失踪孩子的名字……每一段声音上传成功时,系统都会自动生成一条加密信息,通过卫星链路发送至全球数十个秘密接收站??这些站点的位置,恰好与“天眼计划”当年的观测点高度重合。

谢小川不知道的是,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冰原深处,一座废弃气象站的自动监测仪突然重启。屏幕上,一段尘封五十余年的音频开始播放,正是谢兰当年在祁连山发出的呼唤:“如果你能听见,请回应一次。”

与此同时,冰层之下,某种沉睡已久的频率开始共振。

而在知夏镇的老井旁,每逢雨夜,村民总能看到井口漂浮着一圈紫光。孩子们说,那是布狗在听故事。老人则叮嘱晚辈:“说话要真心,不然它不爱听。”

春天再次来临。紫藤花开满院墙,蝶叶随风起舞。谢小川坐在门槛上,手里握着新的录音笔。手机弹出一条新消息,来自新疆一名护边员:

>“昨夜巡逻,我在边境线看到一群紫色光影奔跑,像狗,又像人。它们停下来看我,我没害怕。我对着雪山唱了首老歌,它们听了很久,然后一起叫了一声,就消失了。我想,它们是在替谁守着这片土地吧。”

谢小川笑了笑,按下录音键。

“今天收到一个故事,关于守护。”他轻声说,“我想讲给你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