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雷领命去下令大军开拔北上。
石林王高龙本人则行走在苍山间。
他眼前先是出现一大片银色,仿佛山中藏着一片银色的海洋。
海洋起伏下,这时发出人类的声音:“这个时候来,有战事?”
。。。
风雪在昆仑之巅盘旋,如刀割过岩石,发出低沉呜咽。杨戬立于归墟裂隙前,银甲覆霜,长枪拄地,眉心“律”字微光流转,似与天地律令共鸣。他望着那七根悬浮的锁魂钉,钉尖滴落的血珠已不再被虚空吞噬,而是凝成一颗颗赤红晶珠,在寒风中缓缓旋转,仿佛逆命阵的脉搏正在复苏。
元始的声音再度响起,却不从任何方向传来,而是直接烙印在他神魂深处:“你斩了明觉的命格,却斩不断命运之线。第七命种已启??不是以生者之躯,而是以死者的执念为基。瑶姬之血点燃阵心,她的牺牲已被天道记录,等同献祭完成。七命闭环,只待雷劫降临,便可重塑乾坤。”
杨戬不语,只是抬起右手,指尖划过空气,一道金色符文浮现??那是他以天眼所见的命格轨迹图。六道清晰,第七道虽断,却有一缕残影自虚皇台废墟升起,缠绕着归墟裂隙,如同亡魂不肯离世。
他知道,元始说得没错。
逆命阵真正的核心,并非七具承载命格的肉身,而是“至亲之血”与“至情之痛”的交汇。瑶姬已死,血落阵心,情恸三界??这本身便是最完整的献祭仪式。哪怕明觉命格被斩,哪怕其余六人皆毁,只要这一桩悲剧未被抚平,阵法便不会真正消散。
而更可怕的是,元始早已预料到他会斩断明觉的命格。
所以他留了一手。
“你可知为何我选明觉?”元始轻笑,“因为他心中有佛。佛者,慈悲为怀,愿代众生受苦。当他得知真相,即便记忆被斩,那份悲愿仍会残留于魂魄深处。那一跪,那一泪,那一声‘我本该陪她长大’……都是觉醒的种子。只要归墟再开一丝缝隙,他的灵魂便会自动回应血脉召唤,哪怕身为凡人,也能成为阵法的引信。”
杨戬双目微眯,神识扫向西漠方向。
千里之外,小镇静谧,明觉躺在简陋木床上,呼吸平稳,面容安详。可就在他眉心深处,一点青光若隐若现,如同熄灭的火种,随时可能复燃。那不是命格,而是**情感烙印**??一种超越血脉、直指灵魂的共鸣。
这才是元始真正的杀招。
他不需要活的命种,他只需要一个愿意为亲人赴死的灵魂。
“你阻止不了轮回。”元始的声音渐远,“当人心开始怀疑正义,当信仰崩塌,当天道不再回应祈祷……那时,便是新纪元开启之刻。而你,杨戬,将成为见证者??看着你守护的一切,一点点化为灰烬。”
话音落下,归墟裂隙猛然扩张一寸,黑雾翻涌而出,化作万千幻影:有孩童哭喊母亲,却被妖魔吞噬;有村庄焚毁,百姓跪地求天,无一人应答;有修士自断经脉,怒吼“天道不公!”而后爆体而亡……
这些都是未来的投影。
是元始所描绘的末法时代。
杨戬握紧长枪,指节泛白,却未动一步。他知道,这些画面未必真实,但其中蕴含的情绪却是真实的??绝望、愤怒、背叛、麻木。一旦这些情绪蔓延成潮,天道根基便会动摇。
因为天道,本就建立在众生信念之上。
若无人再信善有善报,若无人再信律法公正,若连守护者都选择沉默……那天道,自然崩塌。
风雪更烈。
忽然,远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一道金光坠落,化作观音法相,手持净瓶,莲步轻移,落于杨戬身旁。
“北冥传来消息。”她声音清冷,“齐天大圣孙悟空,已在北海冰渊闭关千年,近日突然破关而出,手持金箍棒,直指天庭南门,喝问‘玉帝何在?’”
杨戬眼神一凝。
孙悟空,曾是逆命七命之一??“齐天傲魄”。当年大闹天宫,被如来镇压五百年,后随唐僧取经成佛,位列斗战胜佛。可如今竟重现凡尘,且气势滔天,似已褪去佛性,重拾桀骜。
“他觉醒了?”杨戬问。
观音点头:“不止是他。女娲灵根所在的苗疆圣女昨夜暴毙,临终前吐出一枚青玉符,上书‘母族将灭’;混世魔心寄宿的魔族少主,在屠城之夜仰天狂笑,自称‘吾乃混沌之子’;烈焰业胎转世的火族公主,则在登基大典上焚烧祭坛,高呼‘焚尽虚伪天规’……六道命格,已有五道出现异动。”
她顿了顿,目光深邃:“元始并未强启命格,他是用世间苦难,唤醒他们的本能。战乱、压迫、不公、背叛……这些才是最好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