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生活系神豪精校完整版TXT > 第313章 星辰号的诞生(第1页)

第313章 星辰号的诞生(第1页)

会议室里很安静。

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还有李言偶尔在纸上做标记的声音。

苏瑾坐在他旁边,看着那些厚厚的文件夹,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专业术语和设计图纸。她完全看不懂,但还是努力保持着专注的样子。。。

夜色渐深,戈壁滩上的风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陈浩坐在“光语社”临时搭建的剪辑室里,窗外是漫天星斗,室内只亮着一盏台灯。他正反复回放小满说那句话的画面??“我想办一场音乐会”,她的手语缓慢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像在雕刻时间。

他已经看了十七遍。

电脑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了凌晨两点十四分。他知道该睡了,可手指却不听使唤地拖动进度条,一遍又一遍重播那个片段。不是因为技术问题,也不是为了找镜头瑕疵,而是他总觉得,那一瞬间的小满,仿佛不只是在表达梦想,更像是某种预言:一种关于声音、关于存在、关于被听见的宣言。

门被轻轻推开,林薇端着两杯热牛奶走了进来,发梢还带着夜露的湿气。“又熬夜?”她把杯子放在桌上,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有熟悉的温柔疲惫。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陈浩盯着屏幕,声音低沉,“她说‘音乐会’的时候……你不觉得,那不是一个未来设想,而是一种召唤吗?”

林薇坐下,吹了吹热气,轻啜一口。“你是说,我们应该现在就做?”

“为什么不呢?”他转过头看她,“我们拍的是《风中的声音》,可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声音’都是别人录好的、剪进去的。我们有没有真正意义上,让这些孩子自己‘创造’一次声音?让他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创作者?”

林薇沉默了几秒,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你是说……用触觉反馈系统和振动地板,做一个专属于聋孩子的沉浸式音乐体验?”

“对。”陈浩点头,“不一定要传统意义上的‘听’,但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节奏、频率、共振??用自己的身体去‘演奏’,去‘聆听’。这不是表演,是仪式。”

林薇笑了,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需要定制振动装置、设计空间声场、编写适配程序,还得协调心理专家评估参与强度……这已经不是一场放映能解决的事了。”

“那就办一场真正的‘光语音乐会’。”他说得平静,“就在《风中的声音》首映那天。地点就定在西北小学的操场。我们搭一个开放式舞台,地面铺设感应板,连接孩子们提前录制的声音素材??风声、脚步、童谣、心跳……所有他们认为‘有生命的声音’。”

林薇看着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男人从不曾真正停下脚步。他总能在别人看到终点的地方,重新画出起点。

“你疯了。”她笑出声,“这是艺术展?行为实验?还是教育项目?”

“都不重要。”陈浩望着窗外的星空,“重要的是,当小满站在那片震动的地面上,感受到自己哼过的旋律通过脚底传回身体时,她会知道??这个世界,真的在回应她。”

第二天清晨,林薇召集核心团队开了紧急会议。技术组皱眉:“目前市面上没有成熟的全地形低频共振平台。”法律顾问提醒:“涉及未成年人集体参与高频率振动体验,需签署多重免责协议。”就连一向支持他们的心理辅导老师也提出担忧:“部分自闭症学生可能因感官过载产生应激反应。”

但当他们把初步构想讲给孩子们听时,整个教室沸腾了。

“我能把自己的心跳变成鼓点吗?”一个男孩激动地问。

“我想让风吹过电线杆的声音当主旋律!”另一个女孩跳起来。

小满则静静拿出她的波形图本子,在上面画出一段起伏剧烈的曲线,然后用手语比划:“这是我和弟弟一起走路的脚步声,左一下,右一下,像跳舞。”

那一刻,所有质疑都被融化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光语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运转。陈浩联系了三位曾在高校研究无障碍交互设计的老友,联合开发出一套名为“脉搏”的简易振动阵列系统??由十二块可拼接金属板组成,每块内置微型电机,能根据音频频率调节振幅与节奏。资金紧张?他直接调用了个人账户中最后一笔未动用的神豪积分兑换额度,换来一批工业级传感器和控制器。

林薇则带领教学团队设计了一套“声音转化课”,教孩子们如何将日常采集的环境音进行情绪分类:欢快的、悲伤的、愤怒的、安静的,并引导他们用绘画、手势或肢体动作来标注节奏变化。有个视障男孩提出建议:“能不能让我用手摸着音箱,感受不同音高的震动差异?”于是团队连夜改装设备,增加触觉反馈层级。

连原本持保留态度的技术顾问都被打动,主动申请驻场两周,亲手调试系统延迟与同步精度。

春末的戈壁迎来第一场沙尘暴,狂风卷着黄土扑向帐篷。可就在这样的天气里,首块振动板完成了实地测试。

那天傍晚,天空昏黄,十名孩子围站在试验场地边缘。小满是第一个走上平台的人。她脱掉鞋子,赤脚踩上冰凉的金属面,呼吸微微颤抖。

“准备好了吗?”陈浩蹲在控制台前问。

她点点头,双手交叠于胸前,做出那个自创的“开机礼”。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