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我在。”
>……
七次之后,一切归于宁静。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第七次黎明前的呼吸。
几天后,一封官方函件送达学校。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标题为《关于支持地方开展“生命教育创新实践”的复函》。文中虽未直接提及“存在课”或“第七时间”,但明确鼓励各地探索“有助于提升学生情感认知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模式,并提供专项调研经费。
随函附有一张名单??全国首批二十三所“人文时间试点校”,榜首正是这座偏远山村小学。
林远看着名单,没有激动,只有释然。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以胜负告终,而是以渗透的方式改变了土壤。
春天来了。
操场上,孩子们重新奔跑。有人摔倒,有人停下搀扶;有人跑得快,有人故意放慢脚步等同伴。笑声此起彼伏,毫无规律,却格外真实。
林远站在窗前,手中握着那块“∞”怀表。
它不再发光,也不再播放旋律。
但它很热??像一颗捂暖了的心。
小禾跑进来,气喘吁吁:“老师!广播站刚刚自动启动了!”
“播了什么?”
她咧嘴一笑:“一分钟空白。”
林远笑了。
他知道,那是最完整的声音。
而在千里之外的某个地铁站,一位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停下脚步,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出的新消息提醒。他没有立即查看,而是抬头望向站台对面的广告牌??上面原本滚动播放着金融指数与通勤指南,此刻却静止了七秒,只显示一行字:
>**你已经跑了很久,可以停一下了。**
七秒后,画面恢复。
但他没再低头。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直到下一班车到来。
而在另一座城市的重症监护室外,一名医生摘下口罩,在患者家属耳边轻声说:“刚才那七分钟,不算超时。”
这一刻,没有人计时。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
林远写下新的日记:
>**第七千三百二十一天。**
>
>他们还在修钟。
>我们仍在等人。
>
>但世界已经开始学习,如何不那么准时地活着。
>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