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在市局破悬案的第1章重生小 > 第532章 八一一案提前的原因(第2页)

第532章 八一一案提前的原因(第2页)

就在此时,大海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台老旧录音机。

“我们在葛云勇老家attic里找到了这个。”他说,“藏在屋顶隔热棉里,电池已经腐烂,但我们修复了磁头,成功读取了内容。”

播放键按下。

沙哑、颤抖的声音响起:

>“我是葛云勇。今天是1997年4月1日。我知道我快不行了。他们已经开始怀疑我。昨天药剂科主任偷偷问我,为什么我对‘G型复合诱导剂’这么感兴趣。我说我只是好奇新药效果,但他眼神不对……我很怕。

>

>周警官,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请记住:真正的源头不在医院,也不在康宁公司。而在‘生命方舟’基金会。

>

>这是个由徐怀山牵头、卫健委背书的非营利组织,名义上资助贫困病人,实际上却是整个清除系统的资金池。每一笔‘补偿金’都从这里流出,每一批‘科研用药’也都由它统一采购。

>

>更可怕的是……他们正在筹备二期计划。目标不再是慢性病患者,而是……精神障碍者、流浪汉、孤寡老人。他们管这些人叫‘社会冗余人口’,说清理他们能让城市更高效。

>

>我把一份核心账本藏在了……市儿童福利院音乐教室的钢琴琴箱里。那是我妈教书的地方。她说音乐能净化灵魂,我希望这东西也能洗清罪恶。

>

>拜托了……别让这一切继续下去……”

录音戛然而止。

办公室陷入死寂。

苗根花攥紧拳头:“儿童福利院?那地方十年前就拆了,原址建了华瑞集团总部大楼。”

“不。”周奕摇头,“拆迁时有文物普查队登记过老建筑构件,部分旧物被转移到市博物馆临时仓库。我去查过资料,那台钢琴编号为Y-1937,现存于城西文化馆地下室。”

当晚八点,文化馆闭馆。

周奕带着三人小组潜入地下室。潮湿阴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木霉味。那台老式立式钢琴静静伫立在角落,漆面斑驳,踏板锈蚀。

他轻轻掀开琴盖,手指探入共鸣箱深处。

触到了一个硬物。

取出一看,是个密封塑料袋,里面是一本黑色笔记本和一枚U盘(显然后期替换过)。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资金流向:

-**1996。03**:“生命方舟”接收首笔捐赠,金额500万,来源:华瑞前身“康泰药业”

-**1996。08**:向仁济医院拨款80万,用途标注“特殊病人安宁服务”

-**1997。01**:支付赵德海(货车司机)5万,备注“交通意外处理费”

-**1997。03**:向李桂兰账户转账12万,条件:签署《自愿放弃追责协议》

-**1997。04**:预算新增项目:“城市清洁工程”,预计投入300万,周期两年

而在最后一页,葛云勇用红笔写下一句话:

>“他们称其为‘优化生存资源配置’。翻译过来就是:杀掉没用的人,腾出空间给有用的人。这不是医学,是优生学的幽灵复活。”

U盘数据恢复后,更是令人窒息。

里面存有数百份扫描文件:包括“G类清除计划”二期目标人群筛选标准、地方政府默许函件、甚至还有几段模糊视频??画面中,几名身穿白大褂的男人将一名意识模糊的流浪汉抬上车,车牌赫然是市急救中心所属。

“他们在用公共资源执行私刑。”苗根花声音发抖,“而且……这份计划根本没有停止。只是换了马甲,延续至今。”

周奕盯着屏幕,久久不语。

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已不只是过去的冤案,而是一个持续运转了二十五年的隐形死刑机器。它披着公益外衣,踩着制度漏洞,以“效率”“发展”“稳定”为名,悄然吞噬弱者的生命。

而最讽刺的是,这些行为竟都被包装成“惠民工程”“医疗改革试点”。

三天后,中央督导组再次升级调查权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