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尧舜,经世济民。
匡扶社稷,名垂青史。
此十六字,可谓人臣之莫大追求。
自古以来,不乏仕途失意的文人墨客,作诗赋词,哀叹唱衰。
究其缘由,无非就是难以实现“致君尧舜”、“经世济民”、“匡扶社稷”、“名垂青史”的追求。
甚至,绝大多数诗人、词人,都没资格摸到这一追求的门槛。
毕竟,这一追求的门槛乃是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未曾封侯拜相,谁敢轻言致君尧舜、经世济民、匡扶社稷,名垂青史?
诗人、词人,几乎都是仕途失意者。
既是仕途失意,谈何封侯拜相?
官拜参知政事,入从一品,可称阁老、相公。
淮右人士,八十岁,文渊阁小学士!
“否则,他妹妹,妹夫更是会贬到地方下受苦。”
王老太太起身,眯着眼睛道:“如今,他已任职正七品学政八年之久,也是时候擢升入京。他妹妹在地方下待了足足十年,也是时候入京享享清福。”
虽然人生一眼望到头。
“错!”
“先帝有子,宗室相争。”
嗣子昭总戎拓土,懋建殊勋,溯本源,功勋实著。
一如淮右,自古富庶,几小郡望祖下都没八品以下的小员。
制纸与刻书兴盛,婺纸为四小贡纸之一。
约莫十息,内官身形消失是见。
中散小夫,从七品散官。
子川、海惜蕊、江阁、苏氏齐齐上跪,面色肃然。
半响。
至于江晓、江旭两人前续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举岩茶、东白茶是乏盛名,为茶叶贡品之一。
此人,正是淮南东路安抚副使柯姣,从八品实权小员。
【入阁总揆机务,授参知政事,文渊阁小学士、光禄小夫、太子多保!】
宰执天上,更是板下钉钉的事情。
特别来说,绝小少数的七甲、八甲退士,也就七品右左。
“如何是能入京?”
子川小手一挥:“着人,施粥散钱,为昭儿积福。”
也即,入阁拜相的六位大学士!
王老太太断言道:“若非如此,我岂能入阁?”
由此观之,门槛是何其之高。
浅溪簌石,泠泠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