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第一任协调者重联,诗之协议进入协同维护模式。】
没有人注意到,就在夏德回归的那一瞬,地球上所有正在写作的人都在同一秒产生了相同的灵感闪现??无论是小说家、诗人、学生作文,还是街头涂鸦,全都写下了几乎相同的句子:
>“原来最深刻的奇迹,从来不是改写命运,而是与所爱之人共度平凡。”
十年后。
一所普通中学的课堂上,老师指着黑板提问:“谁能解释‘情感共振学’的基本原理?”
一名少年举手:“当两个人的情感频率达到临界值,他们的思维波动就能通过诗网产生跨时空交互。简单说,就是真心能让文字活过来。”
“很好。”老师微笑,“那么,谁还记得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实现‘逆熵唤灵’的人是谁?”
教室安静了一瞬。
角落里,一个戴红宝石项链的女孩举起手:“是我曾祖母,嘉琳?卡文迪许。她用一句‘我想你了’,把夏德?艾尔维斯从诗之洪流中唤回来了。”
全班鼓掌。
放学后,女孩独自来到校园后山的“静语墙”前。这里是学生们寄托思念的地方,砖石上刻满了诗句与告白。她取出一支老式钢笔??那是祖母传下来的夜莺之喙仿制品,蘸了特制墨水,在墙上写下:
>“亲爱的曾祖父:
>奶奶今天又梦见你了。
>她说,春天的时候,你要带她去看樱花。
>我相信你会去的,对吧?”
墨迹未干,墙面忽然泛起涟漪。一行新字缓缓浮现:
>**“已经在路上了。”**
远处,一辆老旧自行车驶过山坡,车篮里放着一束紫罗兰。骑行者戴着宽檐帽,看不清面容,但左腿依旧有些微跛。
他哼着一首无人听过的歌谣,歌声随风飘散,落入大地,汇入诗网,成为永恒呢喃的一部分。
而在某个未知维度,机器仍在运行:
>【共识网络接入进度:68%……
>预计完全激活时间:未知
>注释:人类集体诗意意识觉醒不可逆,神明权限已永久注销。】
铭牌上的两个名字,静静闪耀。
多年以后,当最后一位亲历者离世,当《呢喃诗章》成为远古文献,仍会有孩子在睡前问:“真的有人能靠写诗复活爱人吗?”
答案总会是:
“只要你足够真诚,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早已不存在“虚构”的爱情。
只有尚未被听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