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汴京市井发家日常兰娘 > 第65章(第3页)

第65章(第3页)

总算在天擦黑的时候回到家,阿盼几人给她热了饭菜在锅里,掀开一看,菜有炒猪肝、酿烧兔,并一道蒜蓉炒的小菘菜,主食是腊八粥,放了红枣桂圆等常见米豆,还有本地特色的芋头跟慈菇。炖煮久了,芋头在热粥中化成沙,喝起来也是稠稠的口感。

差不多进腊月,清江镇的家家户户就都开始煮腊八粥了。各色干果粗粮杂米分批次下入一口大锅中,完成大一统事业。邻里之间,讲究这时候互赠自家的腊八粥,百姓人家,就是五色米、红绿豆、红枣、莲子这些寻常之物,讲究些的,还会放核桃、松子等干果,旁的便也罢了,白露后这季节上市的鲜核桃尤好,脆嫩清甜,磨成浆用来熬粥,香得不像话。

若是自家吃,有那闲心的,将枣皮去了,枣肉的甜浸润了粥水,口味、口感都更上一层。至于这大锅煮,作为节令美食分赠给店里客人、邻里乡亲,便没那么讲究了。

虞记腊八粥的小料放得很足,那粥晾凉了,顶上都会结一层粥皮,淋一撮花蜜上去,摆两颗葡萄干或者旁的,喝的时候搅开,整碗粥便更加香甜,每一勺下去,都至少有二、三种米豆,口感颇丰富,有点子后世八宝粥的味道了。

其实虞蘅觉得,超市里卖的罐装八宝粥就挺好吃的,许是她没吃过更细糠,据说时下有些大户人家煮腊八粥是咸的,要放火腿,还要放鸡茸、蟹粉、笋子增香,家风清雅的人家,则放梨干、杏片、桃条。

汴京城浮白馆赠给客人作宵夜食的腊八粥便放的果干蜜豆,还加了牛乳煮,再多些糖霜、少点米,甚至都成糖水了。

这样的腊八粥,当作酒后点心来一碗是很好的,暖胃又暖心,但是也罪恶,因加了多多的糖霜,才够甜,可想而知有多胖人!

这样的腊八粥,虽然不正宗、虽然胖人,但好吃啊!

就很受北边来的使团欢迎。

是了,冬至那日小雪,也是汴京成今年头一场雪下来时,北边递来了和书,满口不提“降”字,主将咸宁侯方元纬拒绝议和,与辽兵又耗了几日,对方这才乖乖递上降书。

之后双方停战,辽派使团押送端王第五子赵弘光入京,商议和谈条件。

都说是瑞雪兆丰年呢。

宋朝廷并不限制别国使臣在京行动自由,辽使臣多流连勾栏妓馆取乐,然有位燕王爷耶律嘉石迥异旁人,不爱美人爱美食,机缘之下得到一本《汴京饮食录》,便循着其上榜单,极尽饮乐,几乎乐不思蜀,忘了自己是打了败仗来的。

樊楼酒肆,常见其肥硕身影。

近一连三日,都有居民称见其出没枣花巷浮白馆,穿一身狐裘,面膛黝黑,端着细瓷碗喝粥,呼哧带响。

“哪有半点贵胄模样。”百姓嗤笑。

“差我上朝远矣。”士子摇头点评。

“这什么‘八宝粥’,真有那么好喝?”有人却是狐疑,“莫不是瞧店家娘子貌美,醉翁之意不在酒。”

齐临于是下了值便往浮白馆跑,守着苏静云,可一连几天,对方果真就只是沉浸在各色食馔中,看也不看旁的。

连带着许多人都起了好奇,纷纷往浮白馆虞记来“打卡”,辽国王爷“严选”八宝粥。

喝着清甜的八宝粥,谢诏问元六:“今日还没有来信”

这才寄去不两日呢……元六无语而利落地回道:“没有!”

第68章千万和春住永嘉二十四年探花

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外做活的贩夫走卒揣着年例陆陆续续回了家,还在营业的酒肆食店就忙忙碌碌起来。

没了两个得力帮手,虞蘅又开始亲自进厨房,雇了个新厨娘一起,另还要亲自涂画新菜单子、置办年礼、还有年根底下的全家大扫除,事情一多,就显得腊月时间过得尤其快。

因之前搬进来已经囫囵打扫过,年前给家宅大扫除时并未花太多力气,虞蘅挑了个无风无雪的好天气,将院子里里外外洗涮一通,结束后砖瓦锃亮反着光,窗明几净,光看着心里都高兴。

门口挂了年画跟桃符,今年还落实了去年的想法,与婢子们剪了食谱窗花,青荇她们负责剪,虞蘅主要是画花样子参考,火红的鱼羊猪鸡等各种虞记特色菜贴在深木窗棂上,艳艳喜庆。

喝闲酒的人到腊月二十三这日明显就少了许多,虞记众人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年长些的青荇跟泼黛带着阿盼、红叶跟燕燕几个小的,买米粮、置办年货,就像从前一样。那时候青荇还小,或许也就阿盼这个年纪,还要被更大的丫鬟带着,如今却已能从从容容地安排小婢们了。

大家彼此熟悉,又都是十分稳妥的性子,约定好元正前一日在虞宅一起过节,虞蘅给她们新年放了假,回家陪陪家人父母。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