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汴京市井发家日常虞衡 > 第47章(第1页)

第47章(第1页)

随着日子渐近,有人紧张得手不释卷,一刻不能离书,更多的则是看不进去,企图借酒逃避的,到了夜里辗转时,盘算又虚度一天光阴,悔恨交加,越发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顺时应势,虞蘅将店里的免费饮子从牛乳茶换成了安神助眠的茶汤,功效么聊胜于无,暖暖的很贴心。

早就结束九年义务教育的虞蘅倒是宽心,今年又是雨水丰沛的一年,夜半簌簌下起小雨,和衣而卧,听着雨打蕉窗,滴滴答答,比什么催眠法子都好使,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等她起来的时候,就听见左邻右舍在议论御驾出行的排场。

“昨夜不是春耕节么,竟然有人鸣冤告御状,一头扎破重围,差点惊着官家的马!”

官家出行是大事,御街两侧都用朱漆杈子拦了起来,又有殿前司的人把守,本该是寸步靠近不得的,昨夜也不知怎的叫那人钻了空子。

众人忙问“禁卫呢禁卫怎么不拦?”

“怎么不拦!拔刀都斥不退,流了好些血!”那人提起来,还心有余悸。

众人再忙问“然后呢?”

“还是太后叫停了车驾,问他究竟有什么冤屈,可怜那老叟一把年纪,又伤着了喉管,连话都说不清,太后便叫人带他下去医治。”

众人都唏嘘,“活了这么些年,还从没凑过告御状的热闹,可惜不得一见。”

又有人宽慰:“咱们太后最是心慈,一定能叫那老叟沉冤昭雪。”

说完沉重的,又唠唠家长里短。从张家娘子养的猪下崽被野狗叼走了,到王家舅姑为老不尊,欺负媳妇,还有赵家老叟为自家孙子下场科考着急上火,不仅唇上生疮,去庙里求神拜佛还被江湖道士给骗了银钱。

这些都是街坊里流传的闲话,听了笑笑就过。

配着兰娘煮的朝食,听了一耳朵墙根下邻居家八卦,虞蘅觉得今天的韭菜盒子是真不错,配点炒过的牛肉末,又嫩,又甜,有股子鲜辣,冬天的韭菜到底没这个味。

冬天的韭,大概有点类似后世的韭黄,在没什么菜蔬的冬天,无疑是一抹亮色。

一开始,虞蘅想当然以为又是前辈的功劳,后来才知竟然前朝就吃上黄化豆芽与韭菜了么,我大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亦是不容小觑。

如今店里每日的三餐都是兰娘与阿柳轮流做,开春后又是各种水灵灵菜蔬冒头,朝食每天都能翻着花不重样子。

譬如今天这一桌子,有用头茬嫩韭煎的韭菜盒、碧翡翠般的荠菜豕肉江米烧卖,青碧碧一桌,再一人一个煮茶鸡子,配上一碗热乎乎的鸡汤腐脑,也就差不多了。

鸡汤是昨晚卖剩的,剩点坛底,兰娘显然将虞蘅的话给听进去了,才会特意留下来。等第二天一大早,去李家豆腐坊买三文钱的腐脑,回来用鸡汤一煮,加些碎肉,撒点葱末,放点盐巴,就嫩鲜得很。

阿盼吃着焦黄油滋的韭菜盒,还不忘借机踩一脚阿柳:“看看兰娘煎出来饼多么漂亮。”

阿柳瞪她:“没良心的妮子,昨晚上是谁给你做宵夜的?”

阿盼狡辩:“我只是与你看看,叫你学!书上都说了,学无止境。”

虞蘅的注意力则在俩人偷偷煮宵夜上:“不是说好一起减肥?”

阿柳心虚将头埋下去喝汤,阿盼则左顾右盼:“今天好似不下雨,一会得将褥子搬出来晒晒。”

“……”

盟友都倒戈了,还减什么减,虞蘅心安理得地继续吃。

吃了两大块外脆里嫩韭菜盒,喝光一碗嫩滑热乎的豆花,悠悠将一顿朝食吃完了,再缓步去前面,阿玲已经将门口酒旗子挂起来了。

上午一般都清闲,虞蘅便窝在柜台里,似所有掌柜的那样,抓着根笔杆子写写画画不停。

自从兰娘来后,虞蘅便不大进厨房了,空出来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研究新菜、更换菜单,也总算能好好规划脚店下的发展。

开春后,她打着办一场“芳菲宴”的名头,招揽女客。

与钱氏交好的,多是与韩家差不多品阶的小官之家。

似韩嗣丰、窦通判这样的绿袍基层官吏,在汴京城犹如过江之鲫。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