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标记:**Y-07FINALENTRYCONFIRMED**。
陈屿僵立原地,胸口起伏如潮。
那不是告别。
那是宣言。
一个孩子,在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明天的时候,选择用一首歌告诉世界:我存在过,我反抗过,我愿成为别人的路。
他打开通讯频道,接入老胡的耳机频率。
“老胡,听得到吗?”
“听得见。”对方呼吸粗重,“我已经看到那所学校了,就在山坳里,围墙塌了半边。外面有岗哨,两人持枪。”
“听着,”陈屿声音低沉而坚定,“你现在不必救人。只需要做一件事??让那个声音被听见。”
“怎么做?”
“找到最近的高点,架设便携天线,接入ENET网络。我会把Y-07的最后录音推送到全球‘萤火’节点,同步直播。只要有一台设备接收到,就能转发,形成链式传播。”
“你想发动一场声音起义?”老胡苦笑,“用一首孩子的歌对抗军队?”
“不是对抗。”陈屿说,“是唤醒。当全世界都听到一个孩子宁愿变成桥也不愿沉默时,总会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不能假装没听见’。”
短暂沉默后,老胡说了句:“给我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后,信号接通。
Y-07的歌声通过老胡的设备上传,瞬间涌入“萤火”全球网络。由于ENET处于匿名广播模式,信息无法被单一节点封锁。它像野火般蔓延:从缅甸本地的蓝牙组网,跳转至泰国清迈的志愿者基站,再经印度洋海底光缆传入日内瓦总部。
十分钟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网首页弹出紧急公告:**克钦邦疑似发生新一轮童兵强征事件,依据“萤火计划”实时音频证据,已启动快速反应机制**。
二十分钟内,国际特赦组织发布声明,引用Y-07的歌词作为标题:《如果明天我变成石头,请把我放在路中央》。
三十分钟,BBC、半岛电视台、NHK相继跟进报道,配乐正是那段克钦童谣。
而在菲律宾渔村,小女孩H-0006听完这首歌后,录下了第二条语音:
“我也想当桥。”
系统编号:**H-0007**,分类:**共情迁移触发**。
刚果站的玛莎也在清晨醒来,听完这段录音后,她走出录音舱,第一次主动要求见工作人员。她说:“请帮我写一封信给那个唱歌的孩子。告诉他,我儿子的名字叫约瑟夫,他也喜欢吃木薯饼蘸蜂蜜。他还笑得很傻。”
这封信被译成七种语言,附在Y-07音频包中全球分发。
与此同时,老胡在山顶拍下照片:一支政府军车队正驶离学校废墟,车上载满少年,每人头上套着麻袋。他将图像加密上传,附言:**他们走了,但还会回来。孩子们需要真正的庇护所**。
陈屿看着这一切,忽然意识到??他们早已不再只是“倾听者”。
他们是传递者。
是桥梁。
是黑暗中不肯闭嘴的回声。
他拿起粉笔,走到墙前,在原有圆圈之外,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圈。
然后写下:
**话语不止于疗愈,它亦可成为武器。
而最锋利的武器,从来不是刀枪,
是一个孩子敢于开口的勇气**。
当天下午,日内瓦方面传来消息:独立审计委员会决定提前召开视频会议,并邀请Y-07(若安全允许)进行远程连线。同时,五名委员一致同意修订《萤火宪章》第三条,新增条款:
>**在极端危机情境下,项目有权突破匿名保护原则,主动披露使用者发出的求救信号,以换取即时干预与救援**。
陈屿看着这条新规则,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人指责他们“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