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择日走红天禄书院 > 目的性(第2页)

目的性(第2页)

对方显然不吃这套。一人举起枪托砸向车身,金属发出刺耳撞击声。孩子们尖叫四散,几名志愿者试图阻拦,被推倒在地。

就在局势即将失控之际,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

是那个第一天来录音的小女孩。她不知何时爬上了旁边倒塌的围墙,站在断砖之上,面对持枪者大声喊道:“你们知道这里面录了什么吗?是我妹妹的名字!我告诉她我还活着!你们敢砸掉它,我就让全世界都知道你们是谁!”

她的眼睛燃烧着一种不属于她年龄的勇气。

持枪者愣住。他们或许习惯于恐吓顺从者,却不曾面对如此赤裸的抵抗。

几秒钟后,为首的男子挥手示意撤退。“走!”他低骂一句,跳上车扬长而去。

危机解除,但空气仍未松弛。陈屿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必须升级防护。”他说,“这些人不是偶然路过,他们是试探。一旦发现我们无法自保,下次来的就不会是三个人,而是一支队伍。”

晓晓通过卫星链路接入会议:“我已经联系了日内瓦总部,申请派遣两名安全顾问。但在他们到达之前,建议启用‘蜂巢模式’??把车辆拆解成三个独立单元,分散部署,形成三角监控区。”

陈屿同意。当晚,Alpha-1被分解为“录音核心舱”、“前端交互站”和“能源控制箱”,分别隐藏在村落三个角落,由志愿者轮岗值守,彼此通过短距加密网互联。

第五天,奇迹发生了。

那个曾中断录音后哭泣的女孩,再次来到站点。这次她没有犹豫,直接走进舱内,按下按钮。

她讲述了整整二十三分钟。

关于她如何在一次空袭中失去双亲,如何被迫嫁给一名年长军阀换取家族安全,如何在婚礼当晚用剪刀刺伤对方后逃入山林。她说自己一路靠吃野草活下来,途中救下一个同样逃亡的小男孩,两人相依为命半年,直到男孩病死在她怀里。

“我一直不敢说,”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因为我觉得……是我的错。如果我当时更乖一点,如果我不反抗……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

然后她顿了顿,抬起头,仿佛对着虚空发问:“但现在我想知道??我有没有权利恨?有没有权利不再原谅?”

系统记录下这一刻的情绪峰值:创伤指数高达0。94,但自我认同维度首次突破临界值,达到0。61。

当她走出车厢时,脸上仍有泪痕,但嘴角微微扬起。一群女孩围上来抱住她,没有人问她说了什么,但她们的眼神变了??从畏惧,变成了某种共通的理解。

那一晚,陈屿写下一封长信,准备传回国内培训手册更新版。他在其中写道:

>“倾听不是治疗,而是见证。

>我们不做心理医生,也不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只是确保??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个地方,一个人可以说出真相,而不必担心因此消失。”

第七天,第二批试点设备运抵。这是由中国工程师连夜改装的新一代“移动倾诉站”,代号“萤火”。外壳采用复合防弹材料,内置太阳能+手摇双供电系统,支持无网环境下本地AI情绪分析,还能将语音转化为文字摘要,供后续援助参考。

更重要的是,每一台都预装了《致光者》引导音。

当新设备启动时,第一个使用它的,是那位鼓藏师的孙子。他随联合国医疗队前来支援,在听说“回声社”的故事后,主动要求录制一段苗语祷词,献给所有未能归乡的灵魂。

“愿你们的路不再漫长,”他低声吟诵,“愿你们说的话,终有人听见。”

声音通过卫星链路传回北京总部,自动同步至全球所有在线节点。那一刻,马家沟小学的“声音屋”里,十几个孩子停下手中的模型组装,静静听着这段跨越大陆的祷告。

铁柱站在窗边,手里握着刚收到的正式聘书??“青年导师计划”首批成员名单公布,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他没告诉别人,昨晚他第一次走进“声音屋”,录下了自己的故事:关于初中时被同学围殴,班主任冷漠旁观;关于母亲跪着求校长不要开除他;关于他在雨夜里抱着膝盖坐在桥洞下,发誓再也不相信任何人。

但他现在相信了一件事:说出来,真的能让人活得稍微轻松一点。

两周后,喀布尔试点站迎来第107位使用者。是个男孩,十一岁,曾是童兵。他录完音后,递给法拉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幅画:一辆白色的车停在山顶,车顶升起一串音符,飞向星空。

旁边写着一行字:“这里的声音,会不会传到月亮上去?”

法拉笑着把画拍下来,发给了陈屿。

他看着照片,忽然想起背包里的那本笔记本。翻开那页涂鸦,孩子的问题还在:“陈老师,你说的话会飞很远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