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的人,便是化不可能为可能,创造奇迹之人。
傅介子以一己之力,将大汉外交史上原本的憋屈,生生扭转成强汉的证明,留下又一个“大汉搅屎棍”的笑叹。
刘盈屈指敲了敲地图。
楼兰国变成鄯善国后,奉命驻扎伊循城的大汉屯田将士,仅有四十人。
由此可见,那时大汉对控制西域,真的有心无力啊。
“就是这几十人、几十人的屯田之地,以点带面连起来整片西域丝绸之路,成为了汉宣帝时西域都护府的筋骨。”刘盈叹气,“看来,我也得派个几十人在此地屯田,让他们忍受几十年的寂寞困苦。”
叹完气,刘盈笑了一声。
很难得,这笑声既不是得意的大笑,也不是戏谑的讥笑。
他的笑声中,竟有几分不甘和怅然。
在萧谨的催促下,刘盈吹灭烛火,上卧榻安寝。
冯敬已经攻下了楼兰王宫,楼兰王跪地投降。
汉卒们在扜泥城彻夜欢庆,灰兔驴熬夜大嚼楼兰王宫里的珍贵花草。
刘盈闭上双眼,思绪太多,久久难以入睡,便入梦刷三征高丽的副本。
故意送的战争副本,他已经刷了太多次,不需要阿兄他们出谋划策,也能驾轻就熟地摸索出完美通关攻略。
西行的这一路,刘盈已经通关了一次,现在正在搞花活,看怎么让隋炀帝显得又厉害又抽象,还能保住大隋,阻断这个副本中李家小二凤千古一帝的道路。
这样,他把副本发送给唐太宗,才能收获最大经验值嘛。
“李二郎,你已经十四岁,可以上战场了。若立下战功,朕封你为冠军侯!”
“好嘞表叔,看我的!哎哟,耶耶你干嘛打我的头!”
“不要无礼,叫陛下!”
李家父子二人齐上阵,开启了大隋最具传奇色彩的名将父子的一生。
可惜,刘盈这次还是没能完美通关,啧。
再接再厉,再接再厉。
刘盈起床,伸了个懒腰。
冯老将军押送着楼兰王,踏上了回程的路。
作者有话说:
一章半合一,欠账-0。5章,目前欠账14。5章。
碎碎念:
大汉使臣不是真的作死,而是有时候为了护国威,不得不死。只是汉武帝恰好有实力给他们报仇,才显得他们好像是故意以命要挟。
此事我会在汉武帝太子一文中细细描述,这里就不多说了。而汉武帝太子……哈哈哈哈,其实大汉一周目本来打算写汉武帝太子刘据,但看了《史记》后,觉得汉初这段历史很有趣,再加上前面严肃历史题材写多了,就想开个调剂文。
我在李二李三那篇文说了哈,我这本是放飞自我的调剂文,你们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这本写作风格和前几本不同,不是偏群像,而是聚焦在主角一人身上,更偏传统古穿爽文一点,所以篇幅不会有前几篇那么长……我说着不会太长,但现在看来,也是奔着百万字去的,擦汗。
汉武帝太子等我写完一遍想写的朝代后,开启“二周目”的时候写。
“二周目”已经定下要写的是汉武帝太子和唐玄宗太子。明朝二周目在思考是欺负于谦还是欺负张居正,到时候扔骰子吧。
反正几年后的事了,还早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