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年头精通申商的贱士,也敢自称儒家?你们法家又不是在朝堂上没有势力,你老老实实说你是法家人行不行?!
张恢也很生气。
虽然他精通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权术,但他确确实实是儒生啊!他祖祖辈辈都是儒生!老师弟子也全是儒生!根正苗红的儒生!
我儒生为了辩倒其他学说,多学一点,多精通一点,不是很正常吗?
这个随何,真是腐儒!
一介腐儒,居然敢骂我贱士?他甚至不肯称呼我一声贱儒?!
张恢受到了极大侮辱,终其一生与随何为敌。他和随何传到后世的学说,多为互相争辩之语,这是后话。
总之有汉太子徙木立信,汉帝再征召人才,民间便相信汉帝是真的有心将从地方上征召人才,变成固定的制度了。
既然有直接做官的盼头,地方士人便也不再琢磨去给哪个勋贵当门客。
当了门客,就算将来做官,还是要称呼别人一声“主父”,终究低人一等。
为太子徙木立信扬名后,陈平又宣布,汉帝尊重诸侯王的自治权,此次征召人才,先从关中、汉中开始,然后推广到其他汉帝直属的地方。
其余地方嘛,诸侯王自己征召人才,看见有好用的,就推举给他皇帝老人家。
本来为汉帝大举征召人才而心慌的诸侯王,心便安了。
此事和自己无关,汉帝没想抢他们的人才,挖他们的根。
而之前汉帝要求迁徙的地方豪族,有大半都停止了串联,加紧打包行李,匆匆进入关中和汉中。
陈平暗中给他们泄露情报,先去的人不仅有更好的田宅挑选,还能赶上这次人才选拔。
若是去晚了,不仅错过了人才选拔,说不定汉帝一生气,就让他们去蜀地了。蜀地好歹还有个成都可以待,再晚一点,巴郡山水风景还是不错的。
当然,你们可以反。
可造反的难度和造反后的前程,与速度搬家的难度和立刻被举荐为官的前程,你们自己权衡一下得失吧。
六国旧贵豪族的同盟,悄然瓦解。
作者有话说:
一章半合一,欠账-0。5,目前欠账7。5章。
碎碎念:
再次强调,我不是熬夜,是刚醒不久。
如今每天是这样的,(醒来,吃药,休息一会儿,吃饭,恶心头晕困顿躺了)→几个小时后,重复括号里的事。码字就在吃饭和吃药之间的休息时。我有保护好身体,大家不用担心(竖起大拇指)。
昨天去医院加重了黄体酮的剂量,缓释凝胶和口服胶囊一起用,还好不用打针。这药,太上头了(晃脑袋)。
又有点晕了,我又该躺着了,等下次醒来再捉虫_(:з」∠)_钻进被窝。
-
这章出场人物张恢,是汉景帝时期名臣晁错的老师,一位精通申商刑名之术的大儒。嗯,大儒,不仅他自认为是大儒,后世也承认他是大儒的大儒。
啧,你们儒家啊(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