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古代罗马文明时间 > 第二 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第2页)

第二 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第2页)

公元前192年,安提奥库斯三世带军渡过黑海海峡,进入欧洲来到色雷斯。一部分希腊城市倒向叙利亚国王。罗马于公元前191年派军进入帖撒利亚。4月,双方在温泉关发生激战。罗马仿效当年波斯打败斯巴达王李奥尼达的先例,绕到敌后击败安提奥库斯军,迫使安提奥库斯三世的军队退出欧洲。安提奥库斯三世的失败使他的那些希腊同盟者立即归顺了罗马,罗马实力大增。

公元前190年,罗马军与安提奥库斯的舰队在科里库斯海角发生战斗。当时罗马的舰队为80艘军舰,塞琉古军为89艘。虽然从数量上说罗马不及塞琉古,但它得到了帕加马和罗德斯海军的大力支持。战斗的结果是安提奥库斯惨败。在这次战斗中,塞琉古损失了42艘船只,剩下的47艘退回以弗所。自此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安提奥库斯的船只再也不敢开往大海。

公元前189年,双方又在小亚细亚的马格尼西亚发生激战。罗马大约有3万人。安提奥库斯的军队比罗马的多一倍多,大约有7万人,其中有1。6万名重装步兵,1。2万名骑兵,2万多名轻装兵,54头大象及数量众多的镰刀战车。面对马其顿方阵,罗马指挥官先派兵攻击保护方阵两翼的骑兵,然后用很多的骑兵和轻装部队将方阵包围起来,使其既无法冲锋,也无法疏散,处于有力无处使的尴尬状态。沉重、密集的马其顿方阵被罗马军团围困,慢慢蚕食,没有一点还手的能力。罗马人获得了辉煌、惊人的成功。他们在一天之内,打败了可怕并号称不可战胜的马其顿方阵,而且是在异地作战的复杂环境中取得的胜利。这次胜利遏止了叙利亚王国西进的步伐,使“众王之王”的叙利亚国王变成了“过去曾经有过的一个国王——安提奥库斯大王”。

战后,安提奥库斯派使者向罗马执政官求和。执政官巴布利乌斯答复如下:

安提阿贪得无厌的天性是他遭遇目前和过去不幸的原因。他占有一个广大的帝国,罗马人没有反对他,而他夺取了原属于他的亲戚和我们的朋友托勒密的领土西利——叙利亚。于是他侵入了和他毫无关系的欧罗巴,征服了色雷斯,在刻索尼苏斯设防,重建莱西马基亚。他从那里进入希腊,剥夺了那些最近由罗马人解放的人民的自由,继续侵略,直到他在德摩比利之役被击败溃逃时为止。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放弃他的贪婪的政策,因为虽然他在海上屡次被打败了,但是直到我们渡过了赫勒斯滂他都没有求和。那时候,他很藐视地拒绝了我们对他提出的条件,又聚集了一支大军,无数的物资,继续对我们进行战争,决定和远远优于他们的人交战,直到他遭遇这场大灾难时为止。我们本来可以正当地把更严厉的处罚加在他的身上;但是我们不惯于滥用我们自己的繁荣,或加重别人的不幸。我们向他提出和过去同样的条件,只作一些小的补充,使之有利于我们,并且有助于他自己将来的安全。他应当完全放弃欧罗巴和道拉斯山脉这一边的全部亚细亚领土,边界以后再另行确定;他应交出他所有的战象,交出由我们规定的船舰数目,以后他不能豢养战象,只能有我们所允许的数目的船舰;他应当交出由执政官选择的二十名人质,偿付因他而引起的这次战争的战费,现在交五百优卑亚他连特,元老院批准和约时,再交二千五百他连特,另外再交一万二千他连特分十二年按年在罗马付给。他还应当把所有的俘虏和叛徒交出,把他根据他和攸美尼斯的父亲阿塔拉斯所订协议而取得的土地的其余部分交还给攸美尼斯。如果安提阿接受这些条件而不欺诈的话,在得到元老院批准后,我们给他和平与友谊。[45]

公元前189年,双方在罗马执政官答复的基础上签订了和约。和约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安提奥库斯必须放弃对欧洲和小亚细亚的领土要求,赔款15000优卑亚他连特,12年内偿清;除保留10只舰船外,其余全部交给罗马。至此,塞琉古已完全失去了与罗马抗争的能力,沦为罗马的附庸。

与地中海西部战争相比,罗马对于东方的战争有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与力量,通过结盟和团结同盟者的形式为自己服务,也就是用外交来增强实力,赢得胜利。结盟是古代世界合理组织力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利用他人之力保存和发展自己的重要武器。在罗马以前,雅典人和斯巴达人都分别组建过提洛同盟和伯罗奔尼撒同盟,并以此一度使自己成为称霸希腊世界的霸主。东方战争时期的罗马也和雅典、斯巴达一样采用了结盟这一手段,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不过,在对待同盟国的关系问题上,罗马“既没有像雅典人那样对同盟者采取竭泽而渔的剥削政策,也没有像斯巴达人那样对同盟者采取强迫服从的高压政策”[46]。其政策的重点始终是“尊重和给予一定的实惠”相结合。罗马在经济上对于同盟者的政策是不收税。在同盟者看来,罗马始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是他们实际利益的保护者。一旦同盟者遭受外来势力的欺压,罗马总能竭尽全力捍卫同盟者的利益。罗马对同盟者实行的这种明智政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到东方战争时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我们可从表2中看得很清楚。[47]

表2罗马和同盟者兵源配置表

图3。12罗马生活用品(一)

图3。13罗马生活用品(二)

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从公元前200—前168年,同盟者每年向罗马提供的部队人数相当于罗马全部军队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在世界古代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就是这些部队所赖以依靠的军粮也大多来自行省和同盟者。[48]很显然,如果没有同盟者的无私奉献,罗马要在远离国土、粮食缺乏的希腊进行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并取得辉煌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总之,罗马的崛起并非一天之功,也非一代之力。它是罗马军事、政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罗马人留给人类的重要奇迹。罗马的成功崛起不但为罗马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且也为罗马开创了一个新的地域帝国,改变了罗马自身的社会风气。地域性帝国的形成为罗马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机会,但同时也为罗马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随着罗马地域性帝国的出现,罗马原先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分工更加明细,社会阶层更加复杂,社会矛盾更趋尖锐。数量日益增多的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罗马公民内部的矛盾、罗马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罗马奴隶主与意大利同盟者的矛盾以及罗马奴隶主阶级上层集团之间的矛盾都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如何解决崛起后的罗马所面临的矛盾,这一直是摆在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前1世纪之间罗马政治家和民众面前的重要问题。

[1]公元前508—前503年,罗马的公民人数大约为13万。[古罗马]哈里卡纳苏斯的狄奥尼修斯:《罗马古事纪》第5卷,20。

[2]这件战利品一直到奥古斯都时期还存在。

[3][古罗马]李维:《罗马史》第5卷,30。也有一种说法是每位公民得到4犹格土地,见[古罗马]西西里的狄奥多鲁斯:《历史集成》,102,4。

[4][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2卷,17~18。

[5][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2卷,18。

[6][古罗马]阿庇安:《罗马史》上卷,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7页。

[7][古罗马]阿庇安:《罗马史》上卷,谢德风译,第49~50页。古罗马诗人恩尼乌斯在其《编年史》中也转引过阿庇安·克劳狄的话。他说:“昔日你们一向有坚韧刚毅的雄心,为何今日失去理智,要改变主意。”[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43页。

[8]希腊神话故事中,九头蛇为一条怪蛇,砍掉一个头后,立即就会生出两个头。

[9]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了3次战争。因为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因此历史上常常将这3次战争称作“布匿战争”(ThePunicWar)。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卷,8~9;[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6卷,51;第20卷,30;[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王焕生译;等等。

[10]迦太基的主要行政长官叫“苏菲特”(shofetim),任期一年,由民众大会选举产生。

[11][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王焕生译,第123页。

[12][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3卷,22。

[13][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3卷,23~24。

[14][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3卷,24~25。

[15]指执政官。

[16][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1卷,11。

[17][古罗马]李维:《罗马史》第17卷。

[18][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1卷,62。

[19][古希腊]波利比乌斯:《历史》第1卷,62~63。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