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同样目的的诺梅图姆人也有同样的下场。他们依仗着拉丁人的支持,不断派成群的强盗到罗马人的土地上掠夺财富,公开与罗马为敌。塔克文派兵攻打他们时,拉丁人的援助到来得太晚了,他们单凭自己的力量无力抵抗罗马的大军,只好带着乞降的标志出城投降。
克拉提亚(Collatia)城的居民也想要碰碰运气,便同罗马的军队开战,但是每次战斗都被打败,士兵死伤惨重。他们被迫躲进城墙里面,不断派人到拉丁城邦要求支援。但是援军到来得太晚了,而罗马人又多次攻城,最终他们被迫交出了城市。不过,他们受到的待遇远远不如诺梅图姆人和克鲁斯图墨里乌姆人。国王解除了他们的武器,罚了他们一大笔钱,在城中留下了大量的驻军,并任命侄子塔克文·阿鲁斯(Arruns)统治此地。阿鲁斯在父亲和爷爷去世后出生,所以没有继承到遗产,因此他被人们称作Egerius,意为“贫穷的人”。不过,从他开始掌控这座城市起,他自己和后代都被称作克拉提亚乌斯。
征服了克拉提亚后,国王进军名叫科尔尼库鲁姆的城邦。这也是拉丁部族的一个城邦。国王对他们的领土进行破坏却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因为没有人保卫它。国王紧挨着城市扎营,向当地居民表示愿意与他们缔结友好关系。但是科尔尼库鲁姆人不愿意结盟,他们依仗着坚固的城墙,并且期待着盟军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国王从各个方向进攻城市。科尔尼库鲁姆人抵抗了很长时间,罗马人损失巨大。但是,科尔尼库鲁姆人由于不停地战斗已经筋疲力尽,并且内部又发生分歧(一些人想投降,另一些人主张抵抗到底),最终,城市失守。最勇敢的人在战斗中被杀死,胆小鬼因懦弱而自保,他们连同妻子和孩子一起被卖做奴隶。征服者将城市掠夺一空,然后烧掉城市。这件事使拉丁人愤恨难忍,他们投票决定组成一支联军对付罗马人。征召到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后,他们侵入罗马最富庶的村庄,从那里带走了众多人质并且掠夺了大量的战利品。国王塔克文带领骑兵出征,但是却没有追上他们,于是他就入侵到对方的村庄做了同样的事情。在侵入对方边境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最后,他们在菲卡那城附近进行了一场鏖战,拉丁人溃败。
这次战斗结束后,塔克文带领军队返回罗马,提出与拉丁人和好。拉丁人自知无力与罗马抗衡,便接受了塔克文的建议。许多拉丁城邦主动向罗马示好,他们把城市送给塔克文,其中包括Ficulea和Cameria。对此,其他拉丁城邦非常警惕,他们担心塔克文会征服所有拉丁人,决定联合起来对抗塔克文,并派使者到第勒尼安人和萨宾人那里求援。萨宾人承诺帮忙,5个第勒尼安城邦(Clusium、Arretium、Volaterrae、Rusellae和Vetulonia)愿意提供援助。尽管得到了萨宾人和第勒尼安人的援助,拉丁人仍然惨败。塔克文得到了大量的俘虏和战利品,他把俘虏卖掉,把从营地中得到的战利品分给了士兵们。这次战争后,拉丁城邦被彻底征服。塔克文用最宽容、最温和的方式对待他们,既没有处死也没有流放任何拉丁人,没有向他们索要钱财,而是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土地和传统的统治形式。不过,塔克文要求他们交还俘虏和掳走的奴隶,偿还从农夫那里抢走的钱财,赔偿他们进行抢劫时造成的一切损失。这就是罗马人和拉丁人之间战争的结果。国王塔克文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举行了凯旋式。
接下来的一年,国王率领军队进攻萨宾人。两军在领土的交界处进行了一场战斗,战斗持续到夜晚,难分胜负。第2天,双方同时撤退,回去备战,计划来年春天再进行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第2年,萨宾人经过充分准备,加上第勒尼安人的援军,力量大增。他们在菲卡那附近、阿尼奥河(Anio)和第伯河的交汇处扎营。萨宾人在河流两岸各建一个营地,为了方便往来,用船和木筏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桥。塔克文采用火攻的计谋,攻克了敌营。塔克文还在河的上游聚集船只和木筏,装满干燥的树枝、木柴、硫黄和沥青。等待风向合适时,下令点燃木柴,船只和木筏顺流而下,迅速到达敌军浮桥处,将桥点燃。萨宾人看到浮桥着火,迅速前往救火。塔克文趁机攻打其中一座军营。由于大部分的士兵都赶去救火,国王毫不费力地占领了营地。与此同时,另一支分遣队攻占了河对岸的另一座萨宾军营。塔克文在天蒙蒙亮时便派出这支分遣队,他们偷偷渡河,在萨宾士兵不易察觉的地方登陆。营地里的萨宾士兵被罗马人杀死了,一些士兵跳进河中被淹死,许多人在救火时被烧死。塔克文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两座营地,将营地中的战利品分给士兵们,将那些人数众多的俘虏带回罗马。经历了这场灾难之后,萨宾人屈服了,派使者要求缔结6年的停战协定。
第勒尼安人因为经常被罗马人打败而怀恨在心,他们派使者索要俘虏,塔克文拒绝交还,并将俘虏作为人质继续扣押,这件事使第勒尼安人更加恼火。第勒尼安人通过了一项决议,所有的第勒尼安城邦都应当参加对罗马人的战争,拒绝参战的城邦将被赶出联盟。他们派出了军队,渡过了第伯河,在菲卡那附近扎营,在叛徒的帮助下占领了那座城市,抓走了大量俘虏,并从罗马的领土上掠走了大量战利品。他们在菲卡那留下了大批的驻军,将其作为进攻罗马的基地。第2年开春,国王塔克文率领军队进攻第勒尼安人。他将军队分为两个部分,自己率领罗马的士兵们进攻第勒尼安人的城市,他的亲戚埃格里乌斯(Egerius)指挥主要由拉丁人组成的盟军进攻菲卡那。同盟的军队由于轻敌,差点全军覆没。塔克文指挥的军队破坏了维伊人的农田并且掠走了很多战利品。当第勒尼安人前来支援时,罗马人同他们进行了战斗并且大获全胜。夏天结束的时候,塔克文满载俘虏和战利品归来。在这场战争中,维伊人损失最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村庄遭受罗马人**。塔克文国王3次侵入他们的领土,连续3年掠夺走他们土地的出产。维伊人的土地上再没有可供掠夺的财物后,塔克文带领军队进攻另一个第勒尼安族城邦凯雷(Caere)。凯雷人派出大军出城保卫村庄,虽重创了罗马人但自己的损失更加惨重,他们只好逃回了城市。罗马人成了村庄的主人,在那里掠夺了很多天,带着战利品回国。此时,塔克文对维伊人的征讨如愿取得胜利,他又带领军队攻打菲卡那,经过激烈的战斗,攻下城市。叛军的首领中一些人被当众斩首,另一些人被判处终身流放,他们的财产被分给了罗马殖民者和驻军。而罗马人和第勒尼安人的最后一次战斗是在埃雷图姆附近萨宾人的领土上进行的。此时,萨宾人同塔克文签订的6年的停战协定已经到期,他们答应援助第勒尼安人。罗马军队行动迅速。大部分的萨宾援军还未来到,第勒尼安人就被打败了。这是两个国家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第勒尼安人元气大伤,再无力同罗马抗衡。因这次胜利,国王塔克文举办了凯旋式。第勒尼安人派使者来罗马求和,塔克文答应不处死或流放任何人,不剥夺任何人的财产,不在任何第勒尼安城邦驻军,不索要贡金,并允许第勒尼安人保留原有的法律和传统的统治方式。但前提是,得到对所有第勒尼安城邦的最高权威。第勒尼安族人送给塔克文象征最高权威的物品,包括1顶金王冠、1个象牙宝座、1柄顶部栖息着1只鹰的权杖、1件用金子装饰的紫色外袍和1件紫色绣花长袍。据说,他们还送来12柄斧头,代表12个城邦。塔克文和第勒尼安人之间长达9年的战争就此结束。
此时,只有萨宾部族有实力与罗马对抗。萨宾人好战,他们的国土辽阔又富饶,且距离罗马不远。塔克文非常渴望征服他们。他借口萨宾人曾经援助第勒尼安族人,要求对方交出犯人,萨宾人不同意,塔克文便对其宣战。萨宾军队的实力与罗马军队旗鼓相当,他们之间的战争持续了5年,期间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有时候是萨宾人占优势,但更多的时候是罗马人获胜。在最后的决战中,萨宾人出动了所有适龄的男子,罗马人召集拉丁人、第勒尼安人和其他盟邦的军队一起迎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最终罗马人胜出。国王塔克文因这次胜利第3次举行凯旋式。第2年,他准备再次出兵攻打萨宾人时,萨宾人决定投降。塔克文欣然接受了他们的臣服,同他们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条件与以前接受第勒尼安人投降时的一样。
塔克文重视军事行动,也关注内政建设。他在内政方面的作为如下。
塔克文一上任就急切地想得到平民们的爱戴,他效仿前辈,从平民中挑选出100位贤人,这些人或是以英勇善战或是以睿智而闻名,他让这些人成为贵族,进入元老院。这样罗马人首次拥有了300位元老(以前是200位)。
由于举办宗教仪式的次数增多,原有的4位维斯塔贞女不够用,他命令再增添两位。他还制定措施惩罚不守贞洁的维斯塔贞女。
在城市建设方面,塔克文整修了广场,在广场周围修建店铺和柱廊,以供人们在那里执行法律、举行集会和处理其他国内事务。他用巨大的方形石头修筑城墙。他还修建下水道,将街道上的积水导入第伯河,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实用,但耗资巨大。塔克文在阿汶丁山和帕拉丁山之间的低地上修建了一座大圆形剧场,在周围的看台上修建了有顶棚的座位(之前观众们都是站着看戏),将这些座位分给30个库里亚,这样每一位观众都能在指定的位置上就座。这座大剧场长三个半斯塔德斯,宽4普勒特拉(plethra)。围绕着两个长边和一个短边挖了一条沟来接水,沟深10英尺(1英尺≈0。3048米)、宽10英尺。沟的后面建造了3层高的柱廊,最低的一层是石头座位,像在剧院里一样逐渐升高,一层比一层高,柱廊的上面两层是木头座位。两个长点儿的柱廊通过那个较短的半圆形的柱廊连在一起,这样3条柱廊成为一体,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剧场一样,柱廊的周长是8斯塔德斯,可以容纳15万名观众。另外一个较短的边没有建筑,只有一个供马匹出入的拱形入口。剧场的外面另外有一条一层的柱廊,里面是店铺和民居。有入口和斜坡供观众们进入这条柱廊中的每一个商店里,这样成千上万的观众可以方便地进入和离开。[9]为了履行在对萨宾人的最后一次战役中向神灵们许下的诺言,塔克文着手修建朱庇特(Jupiter)、朱诺(Juno)和米涅瓦(Minerva)神庙。但是,还未为神庙奠基他就死了。后来,国王小塔克文为这些建筑奠基并且完成了大部分的工程。
图2。3罗马主神朱庇特像
老塔克文执政38年后去世,留下了两个仍是幼儿的孙子和两个已经结婚的女儿。他的女婿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约公元前578—前535年在位)继承了王位。图利乌斯的父亲是拉丁城邦科尔尼库鲁姆的贵族,母亲名叫奥克里西亚(Ocrisia),美丽贤惠。科尔尼库鲁姆城被罗马人占领时,图利乌斯的父亲被杀死,奥克里西亚已经怀孕,她被国王塔克文从战利品中挑出来送给了妻子做女仆。王后知道了这位妇女的身世后,给予了她自由,对她优礼有加。当奥克里西亚还是奴隶身份时,她生下了图利乌斯,因此图利乌斯名叫塞尔维乌斯(Servius),有卑贱之意。
关于图利乌斯的出生,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据说,从国王塔克文宫殿壁炉的火焰上出现了一个人的幻影,奥克里西亚看到了这个幻影。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国王和王后。王后解释说,这个征兆是在暗示一个比其他人都优秀的孩子将会出生,孩子的母亲将因那个幻影而受孕。其他占卜者确认了王后的判断。国王认为看到幻影的奥克里西亚是最合适的人选。因此,这位妇女打扮得像个新娘,独自被关在幻影出现的那个房间,这位妇女就受孕了,后来便生下了图利乌斯。[10]关于图利乌斯的另一个传说更加精彩离奇。据说,图利乌斯小时候,一天午后,他坐在宫殿的门廊下睡着了,一团火从他的头上冒出。王后和他的母亲正巧路过,他的母亲跑过来叫醒了他,他睡醒之后火焰就消失了。[11]王后认为这儿童天赋非凡,将成大器,便把他留在宫中,给予良好的教育。
图利乌斯还未成年时,就作为骑兵参加了塔克文对第勒尼安人的首次战役,他因战绩辉煌而出名,并受到了表彰。之后,同样还是对第勒尼安人进行征讨时,在埃雷图姆城附近的一次激战中,他勇冠三军,再次被国王授予“最英勇者”的称号。大约20岁时,他指挥拉丁人派来的援军,帮助国王塔克文建立对第勒尼安人的最高统治。在对萨宾人的第一次战争中,他担任骑兵将军,击溃了敌人,并一直追击敌人至安特姆奈城(Antemnae)。因作战英勇,他再次获得奖励。他多次参加对萨宾人的战争,有时统领骑兵,有时指挥步兵,在所有的战斗中他都是“最英勇者”。当萨宾人投降并将城邦交给罗马人时,塔克文把他看作罗马人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因素,并给他戴上了胜利者的桂冠。他聪明睿智,善于应对各色人物。由于战功卓著,罗马人投票将他由平民升为贵族。国王把女儿嫁给了他。国王不仅将家庭的事务托付给他,还让他管理王国的公共事务。在所有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他都表现得真诚而公正,赢得了民众的信赖。
安库斯的儿子们阴谋害死了国王塔克文,并对王位虎视眈眈。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塔克文的王后帮助图利乌斯得到了王位。王后帮助图利乌斯,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她的女婿;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从许多预兆中得知神已经选择这个人为罗马人的国王。而她的儿子已经死去,两个孙子仍年幼。她担心一旦安库斯的儿子们得到了王位,他们就会杀死两个小孩斩草除根。她将奥克里西亚、图利乌斯和女儿叫到面前,把年幼的孙子托付给图利乌斯。王后秘不发丧,告诉民众安库斯的儿子们是迫害国王的主谋,但他们并未得逞,并未杀死国王塔克文。国王只需静养一段时间便可恢复健康。她还说,国王指定图利乌斯暂时代理政务。图利乌斯获得了权力,他判处安库斯的儿子们终身流放并且没收了他们的财产。政局稳定后,图利乌斯才宣布塔克文去世。他作为王室的监护人,照料王室的私人事务和王国的公共事务。[12]然而,贵族们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合法。图利乌斯发表长篇演说,博得平民的同情,并且承诺废除贫民的债务,以讨好民众。通过库里亚投票,他成功地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政治改革。
首先,图利乌斯把整个国家按地域划分为21个部落(城区4个,乡村17个),并对全体自由居民(贵族和平民)进行人口普查。在此基础上,根据财产多少把他们分为5个等级[如果把“不入级(infraclassem)”考虑在内,应为6个等级],不同的等级须提供数目不等的兵员,即一定数量的百人队。百人队既是军队单位,又是行政单位。其次,图利乌斯将军事组织的百人队创建为新型的民众会议,即森都里亚大会(itiaturiata)。以往库里亚大会的重要职能都转归该会议。为了更好地说明,见表1所示。
表1森都里亚大会各等级划分表
以上5个等级的百人队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差别。第一等级使用的武器为长矛(hasta)和剑(gladius),装备则是青铜制作的头盔(galea)、圆盾(elipeum)、胫甲(oerea)和胸甲(loriea);第二等级除胸甲和长方形盾牌(scutum)外,其他武器装备与第一等级相同;第三等级除没有胫甲外,其他装备与第二等级相同;第四等级仅武装以长矛和投枪(verutuln);第五等级则携带投石器(funda)和投石。每一等级百人队中,还有青年百人队和老年百人队之分。青年百人队的战士年龄在17岁到45岁不等,老年百人队则在46岁到60岁。前者外出作战,而后者一般只负责防务。
以前凡遇大事,则按照特里布斯和库里亚召开民众大会。改革后,全体成年人按各级百人队分别排列站队。这种以百人队为单位的大会就是森都里亚大会,会上对所议大事按百人队进行投票,即一个百人队拥有一票表决权。先在第一等级投票,如未过大会总票数半数才在第二等级进行投票,依此类推,直到总票数过半。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等级共98个百人队,占百人队总数的一半以上。如第一等级全票通过,则无须在第二等级进行表决,百人队大会的权力实质上掌握在第一等级之手。
这样一来,人民不再按照氏族和库里亚来划分,而按照以财产为基础的等级来划分。此后,库里亚大会虽仍存在,但其权力仅限于氏族事务。在特里布斯大会出现以前,森都里亚大会是罗马最主要的民众大会。[13]
在巧妙地处理好城市事务以后,图利乌斯实施了几项伟大的计划。他召集了所有拉丁城邦的首领,说服他们联合起来。这样,拉丁人就有能力对其他城邦施加影响。他还建议大家共同出资在罗马建一座神庙,在那里进行公共祭祀,定期对其进行维修。如果城邦之间发生矛盾,可以在祭祀仪式上调解。之后,图利乌斯用各个城邦交上来的钱,在罗马的阿汶丁山上建造了一座神庙。他制定了处理城邦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定了节日庆典或集会时的礼仪。他将这些法律、规定和拉丁同盟的成员名单刻在铜柱上。
图利乌斯在位期间,他只进行过一次军事行动,那就是对第勒尼安人的战争。塔克文死后,那些原来臣服于罗马的城邦因图利乌斯出身卑微而轻视他,而图利乌斯与罗马贵族的矛盾使他们觉得有机可乘,他们拒绝维持原来的关系。维伊人被推举为这些城邦的首领,他们首先派使者到罗马,宣布与图利乌斯之间既没有主权依附关系,也没有友好或者同盟关系。凯雷和塔克文城的民众随即仿效,最后整个第勒尼安族人都拿起了武器。这场战争不间断地整整持续了20年,双方大军多次侵入对方领土,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鏖战。无论是与某些城邦的战斗,还是对整个第勒尼安人的战争,图利乌斯都取得了胜利,最终他迫使那些本不愿意接受他统治的人臣服。战争进行到第20年,这12个城邦的人力物力在战争中消耗殆尽,他们决定仍然像以前那样臣服于罗马。各个城邦的使节带着求和的信物来到罗马,把城市交托给图利乌斯,恳求他不要对他们采取极端的措施。图利乌斯对他们进行了告诫,宣布结束战争。大多数城市得到了宽大处理,他们继续遵守与塔克文签订的条约的条款即可。而对于凯雷、塔克文城和维伊这3个挑起战争并诱使其他城市反对罗马的城邦,图利乌斯严惩不贷,剥夺了他们的部分土地,并把这些土地分给了后来加入罗马公民集体的人。[14]
为了报答命运之神对自己的青睐,图利乌斯修建了2座神庙,一座修建在被称为“牛市”的市场上,另一座修建在第伯河边。
公元前535年,罗马城发生了一件令全城人民震惊和悲痛的大事。伟大的国王图利乌斯被他的女儿和女婿残忍杀害。
图利乌斯与老塔克文的女儿结婚以后,育有2个女儿。2个女儿到了婚嫁年龄后,他将她们许配给老塔克文的孙子。长女大图里娅许配给了年长的路西乌斯·塔克文(后来的国王),次女小图里娅许配给了年幼的阿鲁斯·塔克文。然而,造化弄人。长女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她性格温和有孝心,而她的丈夫却傲慢专横。次女是一个恶毒的女人,她憎恨父亲,性格暴烈,而她的丈夫却温和谨慎。路西乌斯企图篡夺王位时,他的妻子就会祈祷并用泪水阻止他实施计划。而当善良的阿鲁斯放弃一切对岳丈不利的计划时,他那邪恶的妻子就会辱骂、责备他。善良的妻子恳求心术不正的丈夫安于命运,邪恶的妻子努力劝说本质上并不坏的丈夫争权夺利。不过,她们都没有达到目的,她们的丈夫都坚持己见,认为自己的妻子是一个大麻烦。最后,善良的姐姐变得听天由命,而邪恶的妹妹则想要除掉自己的丈夫,她认为姐夫更适合自己。
之后,图利乌斯通知人民来广场集会。他在集会上做了感人的演讲。他历数自己的军功,列举了自己的辉煌成就,谴责小塔克文的卑劣行径。他还要辞去国王之职,证明自己并不贪恋权位。民众恳求他不要卸任,甚至有人要求砸死小塔克文。由于人民反对,小塔克文仓皇逃跑。
夺权行动失败后,小塔克文假意同图利乌斯和解,骗取图利乌斯的谅解。不久,小塔克文利用平民到乡下收割庄稼的机会,带领同伙全副武装来到广场上,召集元老们来开会。图利乌斯听到这消息,带了几个随从匆忙赶去。图利乌斯走进元老院,看见小塔克文身上戴满勋章坐在王座上,他呵斥道:“你这可恶之人,谁给你权利让你穿上这身装束?”小塔克文反击道:“你这胆大妄为、厚颜无耻的图利乌斯,你连个被释奴隶都不是,只不过是我祖父从战俘中挑选出来的奴隶,你这个奴隶的儿子居然敢说自己是罗马之王。”[16]听到这般嘲笑,图利乌斯暴怒。他奋力冲上前去,想把小塔克文从王位上拉下来,结果却被小塔克文打败,并死于回家途中。
路西乌斯·塔克文(约公元前534—前510年在位)借助于暴力当上了国王。这个人不仅蔑视平民而且轻视贵族,尽管他是借助贵族的力量获得权力。他废除了传统的风俗习惯、法律,改变了政体,实行个人独裁。小塔克文安排了一些勇士做自己的护卫,这些护卫手持刀剑和长矛,日夜守护国王,确保国王不受到任何伤害。他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经常按自己的喜好随意裁定国家事务。因此,罗马人称他为“高傲者”。
平民的状况更悲惨。图利乌斯制定的保护平民的法律被小塔克文废除。国王甚至连刻着这些法律的石碑都不放过,命令将这些石碑搬出广场并且毁掉。小塔克文废除了根据财产多少征税的制度,最穷的公民要交出同最富有的公民数额相同的税。这项政策使很大一部分平民倾家**产。为防止人们聚集在一起策划推翻他,他禁止一切聚会,他派密探到各地,监督对现状不满的人。他从平民中挑出那些对他忠诚并且适合打仗的人,强迫剩下的人进行城市的公共建设。他继续进行其祖父在位时未完成的工程:挖排水沟。所有的平民都从事着繁重的劳动。木匠、铁匠和石匠不能再干私活,他们被迫为建造公共建筑服役劳作。人们无一例外被这些工作折腾得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