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古代罗马文明代表 > 第四 科学与法学(第1页)

第四 科学与法学(第1页)

第四节科学与法学

一、农学、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科路美拉是公元1世纪的罗马农学家,其准确生年不详,约与辛尼加、老普林尼是同时代的人。他是西班牙加地斯人,曾参军到过东方,后移居意大利和罗马,在意大利度过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其著作有《论农业》和《树木栽培》。《论农业》大约写成于公元60年,是继加图、瓦罗和维吉尔之后最重要的关于罗马农业经济的著作,也是所有古罗马农业著作中最讲究农业生产效益的一部。全书共12卷,主要说明农业的重要性,阐述农业是一门需要精心钻研的学问,也是人类崇高的职业;论述土地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阐明葡萄的栽培、家畜的饲养、家禽和鱼的饲养、野牛和养蜂的技巧以及花园的经营等应该注意的问题。此外,科路美拉还重申了管家和管家妻子的职责。

帝国早期,罗马农业开始衰落。对于农业衰落的原因,当时的政治家和学者多有论述。科路美拉认为,帝国时期罗马农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公民脱离农业生产。他说:

大自然从宇宙的造物者获得了无穷无尽的生产力量,设想她会像害了瘟疫一样变得贫瘠不毛那简直是罪过。大地是天生神圣的,气数注定她青春常在。她是万物之母,她生育了万物,并将永远继续生育下去。一个有良好判断力的人绝不能相信大地会像有生有死的人类一样变得衰老。而且我不相信我们所遭到的各种不幸是上天愤怒造成的,应该说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过错。因为我们的祖先向来是把农业交给最优秀的人手给以最精心的照料和经营;而我们却把农业像交给执刑者去惩罚一样,交给我们的奴隶中最糟的那部分人去掌握。[187]

图8。21法尔内西纳庄园墓室壁画

科路美拉的这一分析虽然并不完善,但他确实说出了这一问题的核心因素。科路美拉在庄园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建议不但引起当时农学家的注意,而且对后世尤其是中世纪的庄园管理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除了农学发展以外,帝国时期地理学的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一方面要归功于帝国所建立起来的辽阔疆域,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勤奋努力的地理学家。

庞鲍尼乌斯·麦拉是帝国早期重要的地理学家,西班牙齐根捷拉族人。他编辑了《地理图志》3卷。他首先说明了整个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最大部分是什么样的,地球上的个别部分要伸展至何处才有居民。然后,按亚洲、欧洲和非洲分别叙述。

庞鲍尼乌斯·麦拉是著名的整体论者。他认为:

我们所称为天和地的那个整体,无论怎么说,它始终是统一的、包罗万象的。这个整体按其方向说有以下的区别:太阳升起的那方叫做东方或日出之方,太阳没落的那方叫做西方或日入之方,太阳开始低下的那方叫做南方,相对的一方叫做北方。地球耸立于这个整体的中央,被海洋从各方面环绕着,并且被海洋在方向上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即所谓两半球。地球上共分为五个地带:中部地带最热,而两极地带最冷,其余两个地带有人居住,那里一年中有相同的四季,但季节到来的时间是不同的。[188]

因为南北两个温带之间存在着一个不能通过的热带,所以他所描述的内容主要是北温带“有人居住的世界”。庞鲍尼乌斯·麦拉虽然不是创造性的作家,但他对文献的综述,对已知各地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的描写,都为后来的读者保存了重要的资料,值得研究者认真对待。

到了公元2世纪,罗马的地理学随着帝国和平时代的到来,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托勒密等杰出的地理学家。托勒密(约公元90—168)是一位集数学家、天文学家、占星家和地理学家于一身的伟大学者。他出生于埃及,长时间生活在亚历山大里亚。其作品有《天文学大成》13卷、《占星四书》和《地理学》8卷等。他的鸿篇巨制《地理学》是继斯特拉波以后罗马人奉献给世界的巨大礼品。此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欧洲古代的地理学知识,对西方制图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地理学》的第1卷为总论,具体介绍了相关的地理学理论。从第2卷开始至第7卷,按地区分类,分别阐述欧洲、非洲、亚洲三洲的地理情况,确定托勒密所知道的世界各地的坐标数值,内容包括8000多个城市与地区的经纬度。最后1卷为总结,其中包括相应的地图。此书是罗马世界留下的涉及地名最多的一部作品,其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早先的任何一部地理学著作。书中记录了马其顿商人到过中国的具体消息,保存了罗马人所了解的有关中国的许多材料,对于后人研究罗马人眼中的中国帮助很大。[189]

与地理学发展同步,罗马的自然科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反映这一进步的主要成果就是老普林尼的《自然史》。

老普林尼(公元23—79)是罗马帝国时期最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科莫姆城(今科摩)。在完成了骑士等级成员应履行的兵役义务后,他担任了几个极重要的官职。其中有:驻西班牙、高卢、北非等地的财政督察官以及驻米散那海军舰队司令等。然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从事学术研究,以致于那些拥有充分闲暇的人中没有谁比他著述丰富的”[190]。据他的外甥小普林尼分析,老普林尼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热情和深刻的理解能力:

在八月里火神节前后,他总是从半夜就开始工作,不是为了取其吉利,而是为了要学习;每天通常开始工作的时间是凌晨一点钟,从来不迟于两点,往往从半夜就开始。但他入睡却比谁都来得方便,有时甚至不离开书本,只伏案小睡片刻,然后接着看书。

每天在破晓之前,他总是去朝见韦伯芗皇帝,这位皇帝也是选择清晨来处理公事。在聆听并办理这位皇帝交他办理的各种事情之后,他仍旧回家继续读书。中午很快地吃一餐便饭(符合我们祖先旧有的良好习惯)。然后,若在夏天,如无公事,他往往进行日光浴,同时让人读一些书籍给他听,他还要作一些摘录和评注。实际上这是他读各种书籍经常使用的方法,因为他有一条格言说:“多坏的书也能从中得到有益的东西。”

当这段时间的享受完了之后,他通常作一次冷水浴。从浴池出来后,用一些点心,休息一会。然后就像重新开始一天那样立刻从事工作,直到晚饭时间。吃饭时还让人读一本书,他也作些评注。我记得有一次,他的朗读人读错了一个字,桌上有人让朗读者再读一遍,我舅父就问这位朋友是不是听不懂?这人说他听懂了,我舅父说:“那何必要他回去再读呢?你这一打断,使我们损失差不多十行的时间。”这位伟大的人物是多么吝惜时间啊!夏天,他总是在天还没黑时就从晚餐桌上起来了。冬天,也是天一黑就停止不再吃了。这是他的一个严格的规章。

以上是当他住在紧张喧嚣的城市里时的生活方式;如果到乡下去住,他的全部时间就都放在学习上了。除了入浴之外,毫无间断。即使入浴,也仅限于真正泡在浴池里的时间他才停止学习,因为在全部让人为他擦背按摩的时候,他都是或者听人朗读,或者口授一些文章让人记录。在旅行的时候,暂时似乎可以放下其他的事不管了,他却发现可以利用这种时间进行口授。经常有一个速记员备好笔记本和托板,在他的马车里伺候。在冬天就让这人戴上特制的暖手套以免严寒对他的写作造成任何妨碍;也由于这个缘故,我舅父冬天在罗马时永远使用一个轿式座椅。我记得有一次我出去散步,他责备我说:“你本可以不损失这些时间”,他觉得一切没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都是损失了。[191]

老普林尼依靠自身的勤奋,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主要有:

《在马背上使用标枪的艺术》,这是当他担任一支骑兵队的统帅时写就的。

《庞波尼乌斯·西孔图斯传》,2卷,这是一部纪念其朋友庞波尼乌斯·西孔图斯的著作。

《日耳曼战争史》,20卷,主要记述罗马人与日耳曼人之间进行过的所有战争。据小普林尼的记载,当老普林尼在日耳曼军中服役的时候,做过一个梦,梦见远征日耳曼途中丧生的德鲁苏斯,是这个梦里的德鲁苏斯最先启发他写这部历史的。

《学者》,3卷6章。在这本书里,他探讨了演说术的启蒙、发展,直到演说术发展的最高峰。

《语言学问题》,8卷。这是他在尼禄统治的最后几年写就的作品。由于尼禄元首的残暴,老普林尼无法从事高深而自由的学术研究,只得把研究的重点转向语言学。

《历史续编》,1卷,为奥非迪·巴苏30卷历史的续编。

《自然史》,37卷,完稿于公元77年。此书的出版实际上也奠定了老普林尼“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地位。老普林尼在前言中说,这本书是献给提图斯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把全球已知存在的每一件事都做一般的说明”,以便更好地为现实服务。[192]

第1卷实际上是本书的提纲,简单介绍了各卷的内容和材料来源。第2~6卷讲的是天文学、人种学和地理学。第7卷讲人类学。第8~11卷叙述陆地上和海洋中的多类动物。第12~32卷介绍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第33~37卷为有关矿物学和金属方面的知识,其中涉及建筑学和艺术史。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