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古典传承与博雅教育的联系 > 九结语(第2页)

九结语(第2页)

[14]妾为“女奴”这一释义出自《书经·费誓》,见《尚书正义》卷一,255b。有关秦律中妾为“女奴”的用例,见RobinD。S。Yates(叶山),SlaveryinEarlya:ASocio-culturalApproach(《中国秦汉时期的奴隶制:一种社会-文化进径》)。

[15]与“妾”用法相同,“臣”(男奴,仆,吏)也用作在主公、官长前的谦称。

[16]似是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前157)最早用“侧室”一词,称自己为“高皇帝侧室之子。”见班固,班昭:《汉书》95。3839。北京:中华书局,1962。

[17]“簉室”中的“簉”意为“副,附属”之意,例见《左传·召公十一年》。《春秋左传正义》45。358;阮元:《十三经注疏》卷二,2,2060b,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FrancescaBray在书中对中国住宅布局有过详明的讨论。见氏著TeologyandGender:FabricsofPoeriala,Berkeley:UyofiaPress,1991,pp。96—105。

[19]江兰还为徐如蕙诗集题名《厂楼集》。见汪启淑《撷芳集》69。7b-8a。韬案:厂,读如“翰”,古同“厈”,山石之崖岩,人可居。

[20]FrancescaBray指出在姬妾众多的家庭中,正妻可以嫡生母的身份过继、收养出身卑微的侧室之子。见氏著TeologyandGender:FabricsofPoeriala,同前注释,pp。351—368。

[21]RubieS。Watson,Wives,es,andMaids:ServitudeandKinshipintheHion,1900—1940,p。244。

[22]现代语境中,“归省”称为“回娘家”,是亲属关系的标志。ElllenJudd考察了当代山东农村妇女与“娘家”的联系纽带与交际网络。在媵妾诗作中,笔者只发现一首提及“归宁”的诗:李淑仪的《归省之际,时值秋杪,余过金文仪先生读书处,心有枨触,因成四咏》。该诗本身属于题咏名胜的“怀古诗”这一亚文类,并未涉及题目中“归省”的主题。见《疏影楼吟草》14b~15b,附录于《疏影楼名姝百咏》。

[23]石头城是南京的别名。

[24]汪启淑:《撷芳集》,70。6a。

[25]汪启淑:《撷芳集》,69。20a~b。

[26]关于柳如是的贡献,见孙康宜的《明清女性诗选及其甄选策略》(“MingandQingAnthologiesofWomen'sPoetryaiies”,InWritieImperiala,ed。,EllenWildmerandKang-ISunford:StanfordUyPress,1997,pp。153-156。);关于董白的著作,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68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另见冒襄《影梅庵忆语》,宋凝编《闲书四种》,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白话译本见潘子业(PanTse-yen),《董小宛遗事》(TheRemiungHsiao-wan),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7]张鉴:《阮元年谱》,16页、1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

[28]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219、456、71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9]BettyPeh-T'I;RuanYuan,1764—1849:TheLifeandWorkofaMajorScholar-OffiiuryabeforetheKong:HongKoyPress,2006。p。252。书中,Wei简要讨论了阮元妻妾间的互动及她们的学识与文学才华,见该书243~258页。

[30]谢雪诗集的梓行及存佚情况不得而知,俟考。在节引的梁德绳序中,梁言其三女许延锦嫁阮元与谢雪之子阮福。见张鉴,《阮元年谱》,同前注释,第220页。包括姻娅方式在内,有关女性之间文学交游的更多细节见沈善宝《名媛诗话》第四章。《续修四库全书》卷1706“集部:诗文评论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999。

[31]方秀洁编“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收录约180位媵妾的作品。引人注意的是,只有五位是寡妇身份,而正妻中却有三百五十多位寡妇。

[32]晚明诗文选集中,李祜《彤管一编》与胡文焕《新刻彤管摭奇》收有媵妾作品,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879~880页。女作家沈善宝(1808—1862)的《名媛诗话》没有明确类目,但在卷十二中,收录、评鉴了很多媵妾诗作。关于沈善宝及其《名媛诗话》的论说,见笔者论文WritingSelfandWritingLives和专书HerselfanAuthor第四章。

[33]汪启淑:《撷芳集·凡例》1b;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879~880页。在《凡例》中,汪提及全书共十个类目,但实际成书只有八类。汪还言道这些浩繁的手稿曾两次遭遇家火,最终付梓的只及他起初收集的一半有余。见《凡例》2a。

[34]这些媵妾,有的见于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有的则未之见,而著录的邵氏(邵巧云)条有误,邵氏并非姬妾。汪启淑《撷芳集》70。17b言:“(巧娘)至十六岁,姿态绰约,美冠一时。巨家富商争求婚,媒氏踵相接。巧娘欲嫁一才人,羞涩不欲明言。父母推重富贵,竟许字盐贾之子……越三年,举二子。贾子渐游**于外,妓女、优童多所狎昵。”

[35]汪启淑:《撷芳集》,70。17a~19b。

[36]汪启淑:《撷芳集》,69。7b~8a。

[37]汪启淑:《撷芳集》,69。8a~9a。

[38]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1068~1069页,收录三十一部题目以此语起首的诗集。伊维德,管佩达在书中谈及一位生活于9世纪或10世纪的女性曾自焚诗稿,这或是同类事件中的第一例。见RedBrush,pp。164—165,另,一些男子也以此语命名诗集。

[39]汪启淑:《撷芳集》,70。17b。

[40]其中之一是传说中的人物冯小青。小青诗集名《焚余草》,但这一题名并非其自拟。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176~177页。

[41]在汪是、欧珑、汪佛珍的小传中,她们的丈夫不约而同写下了有关段落。见汪启淑《撷芳集》,70。17b。扬州青楼女子陈素素与才子姜学在定情。在题为《病中删诗》的诗中,素素表达了欲将诗集付梓的心志。在素素诗集的跋语中,名媛龚静照言其曾寄语姜学在,促其纳陈为妾。想来姜接受了龚静照的提议,因素素列于《撷芳集·姬侍》,见该书67。16a~17b;另在《历代妇女著作考》中,胡文楷也将其列为姜学在侧室。

[42]有关小青生平与传说的详细研究,见EllenWidmer,Xiaoqing'sLiteraryLegadthePlaeeImperiala。LateImperiala13。1(June1992):pp。111-155。

[43]汪启淑:《撷芳集》,68。11b;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491页。

[44]施润章生平事迹见Hummel编《清代名人录》(Emiheg),651页。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